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演艺歌手与文本背后的文化活动——历史诗学与口头诗学的一个比较视角

发布时间:2018-08-16 14:11
【摘要】: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与"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都注意到演艺歌手在诗歌文本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的理论重心各异。维谢洛夫斯基在其历史诗学中持一种书面文化的艺术观,把歌手个人的首创精神作为艺术诗歌的开端;"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认为,歌手的每一次演唱都是"原创","原创"的动力并非源自艺术创新,而是口头演唱行为本身的需要。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从文学与文化比较的立场凸显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意识;"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揭示了荷马史诗文本背后的口头传统,由此建立"活态"文学观。
[Abstract]:Both Veselovsky's historical poetics and Parry Lord's oral poetics theory have notic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performing singers in the generation of poetry texts, but their theoretical focus is different. In his historical poetics, Veselovsky holds a kind of artistic view of written culture, regards the singer's individual initiative as the beginning of artistic poetry, and the oral poetics theory of "Parry Lord" holds that, Every performance of the singer is original, the motive force of originality is not from artistic innovation, but from the need of oral singing. Vicelovsky's historical poetics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ctiviti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he oral poetics theory of Parry Lord reveals the oral tradition behind Homer's epic text, thus establishing the "living" literary view.
【作者单位】: 广东肇庆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J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鸿卿;;希腊神话中的美意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3 戴嘉艳;;物我同构 生生和谐——东北渔猎民族服饰、器具图案的文化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沈春鹏;;蒙古史诗的双重结构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耿宏丽;;试论课程范式的转型:从“传递中心”到“对话中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樊小贤;刘滨;;试论道德自律的生态伦理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陈大伟;;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9 雷刚;曾晓慧;;现代人自我认识的困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10 陈欣;;论人的发展的观念演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4 闫恒;制约皇权的神学—董仲舒宗教与政治思想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倩;基于图形符号中的娱乐视觉设计与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静妮;^~米绘本叙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曹海娟;萧红小说主题意蕴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龚哲;口头逻辑视域中的话本与拟话本小说[D];南开大学;2011年

9 顾尔伙;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荣;;诗学翻译三种障碍的突破——评刘宁教授译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J];俄罗斯文艺;2008年04期

2 张进;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张清华;叙事·文本·记忆·历史——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哲学、历史诗学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闫吉青;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诗学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孟英丽;;俄罗斯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研究概述[J];学术交流;2006年12期

6 马晓辉;;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傅书华;个体生命的去蔽与敞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胡和平;模糊诗学的命题及其学术语境[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张进;;通向一种历史诗学[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6期

10 邱运华;;“历史诗学”的两套理路与文论研究中的历史意识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绵竹;南振兴;李绍哲;薛恩奎;;文本生成与理解的语言学模拟——伊戈尔·梅里丘克《意思(?)文本》模型评介[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笃军;张菊凤;;浅谈一个歌手的“歌唱能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陈芳;袁保宗;;智能语音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韦艳莉;;“和风细雨”才会“润物无声”[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陆晓荔;;谈谈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的教学[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蓝振河;;话说畲家“二月二”[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程春春;牟学农;;浅谈儿童声乐节目的辅导与排演[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邱水才;;漳平畲族婚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姜继永;;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歌手——读严阵长篇抒情诗《含苞的太阳》[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祥宁;三位金奖歌手讲述从艺之路[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郭静舒;多元结合、探寻新路[N];音乐周报;2008年

3 刘白羽;郑律成:火一般炽热的歌手[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赵忱 中国青年报记者 沙林;农民歌手大赛怎么办[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孟祥宁;青年歌手大赛三大看点[N];中国艺术报;2004年

6 记者 张若影;呈贡顺达建材城启动“真切回馈活动月”[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孟菁苇;市场托起《同一首歌》[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杨光;素质是一种积累[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贺;个人演唱会,,内地歌手的禁区?[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周贤志 蒋琼华;市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落幕[N];永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辉;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D];山东大学;2006年

3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5 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史亚娟;文化的狂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继红;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玉柱;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D];兰州大学;2011年

2 马晓辉;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研究中的体裁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辛明霞;俄苏历史诗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兰州大学;2007年

4 郭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简论[D];新疆大学;2007年

5 孙婷婷;福柯空间化的历史观和历史化的空间观[D];兰州大学;2008年

6 邓昌娥;漂泊与“招安”:独立纪录片与大众传媒镜头下的流浪歌手[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晓霞;论李福清的中国神话与古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吕桂;美国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960—2003)[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吴猛强;叙事与阐释[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6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86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