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浪漫主义与马克思的古希腊艺术批评——兼论浪漫主义对理解马克思文艺批评范式特征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8-28 06:35
【摘要】:考察马克思的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贯穿着浪漫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马克思古希腊艺术批评文本中就是存在着唯物史观和浪漫主义两种批评视野的交织,这两种视野构成我们理解马克思希腊艺术批评文本的双重维度。正视马克思希腊艺术批评文本视野的双重维度,特别是浪漫主义维度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范式的内在本质特征,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多维文化内涵,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体系的时代创新具有示范意义。
[Abstract]:By examining Marx's grow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d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we can see that every stage of Marx's thought development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romanticism. This kind of influence is manifested in Marx ancient Greek art criticism text is the exist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romanticism two kinds of critical vision intertwined, these two visual fields constitute our understanding of Marx Greek art criticism text dual dimension. Facing up to the dual dimension of Marx's Greek art criticism text, 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role of romantic dimens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deeply the inherent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paradigm. It is of exemplary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Z D078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WQ201102
【分类号】:A811;J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让·斯塔罗宾斯基,陆象淦;死的世界,活的人心——浪漫主义神话学原理[J];第欧根尼;2000年01期

2 陈奇佳;;关于浪漫主义的分歧——马克思与拉萨尔悲剧问题论争的意识形态根源[J];江淮论坛;2012年04期

3 雅克·敦德;关宝艳;;希腊艺术的命运——论马克思的希腊艺术观[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00期

4 吴亚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学术界;2013年03期

5 胡亚敏;;论差异性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伟;刘格;;霍夫曼创作中的感性生存论[J];长城;2010年08期

2 袁小华;李亚琴;;从西方艺术史研究模式看丹托“艺术终结”的悖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黎杨全;周作人与希腊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黎杨全;;周作人与古希腊拟曲[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张白露;中西古典艺术意图模式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波;;百年发轫——滕固艺术思想与留学背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国斌;;从人学解析“魔鬼”的艺术形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Tieck;叶隽;;林中寂寞[J];德语学习;2008年04期

9 张娜;李志阳;;浅析温克尔曼《希腊人艺术》的艺术史学研究价值[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10 王列生;;道德文艺论的语指与语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3 薛祖清;晚年周作人与文化复兴之梦[D];复旦大学;2011年

4 薛朝晖;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素萍;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D];苏州大学;2011年

7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赵沛林;古希腊戏剧与雅典政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君;从工匠到“神经”天才[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津津;从弗·施莱格尔的文艺理论看德国浪漫派精神[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小平;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再生仪式的呈现和演化[D];西南大学;2011年

4 田婧婷;科林斯陶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颜红;试论“静穆”的东西方审美理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志东;北方草原虎纹青铜纹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丁露;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D];江南大学;2011年

8 喻计耀;勃纳尔绘画中的形式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雪玲;说理式执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翁敏婕;丰子恺“二重人格”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忠;;《讲话》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传播与接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02期

2 王富仁;罗钢;;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J];文学评论;1984年02期

3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4 冯奇;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浪漫主义文艺运动[J];文学评论;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锦;;社会历史环境对古希腊艺术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战;;试论古希腊艺术高峰的生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3 陈玲;;论黑格尔的艺术经典观[J];美与时代;2008年03期

4 雅克·敦德;关宝艳;;希腊艺术的命运——论马克思的希腊艺术观[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00期

5 种怡;;谈古希腊时期艺术发展的共性特征[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3期

6 罗亮刚;黎爱斌;;论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及其对艺术观念的影响[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5期

7 张娜;李志阳;;浅析温克尔曼《希腊人艺术》的艺术史学研究价值[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8 吴可;;西方艺术文化与受众的视界融合[J];求索;2006年11期

9 乔斯林·P·斯莫尔;许春阳;;伊特鲁里亚人的希腊艺术观[J];艺术探索;2008年01期

10 孙伟科;;马克思论古希腊艺术的美感特征[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元迈;;再谈文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肖彬;崔唯;;沁人的阳光——粉彩色[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曹颖新;参观古希腊艺术展有感[N];学习时报;2007年

2 宋炀邋尹丽;永恒的魅力[N];学习时报;2007年

3 ;中西艺术精神比较(节选)[N];解放日报;2007年

4 沈清松;裸露或穿衣[N];美术报;2007年

5 李秋萍;爱琴海上的时空之旅[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梅娜芳;古希腊的艺术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陈晓;江山之助:地理环境对艺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珊;温克尔曼艺术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万仁甫;黑格尔文艺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珊;温克尔曼、莱辛、赫尔德艺术问题论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0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