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丹托艺术史叙事的禅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08-28 06:38
【摘要】:阿瑟·C.丹托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立足于当下的艺术实践,既保持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性。由于对20世纪60年代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波普艺术的密切关注,丹托的美学思想与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中关于西方艺术史的叙事,尤其与禅宗中青原惟信关于禅悟的见山三阶段的故事存在着内在的契合。
[Abstract]:Arthur C. Danto's aesthetics and art theory are based on the present art practice, which not only maintains strong speculative color, but also has distinct realistic pertinenc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his close attention to pop art, which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Zen thoughts in the 1960s, Danto's aesthetic thought is deeply related to Zen, in which the nar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In particular, there is an inherent agreement with the story of the three stages of seeing mountains in Ze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J11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言生;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J];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王云梅;尊重生命 热爱自然——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4 曹树明;僧肇的无分别观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杨汉超;生态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邱紫华;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王国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1期

8 潘知常;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赖功欧;茶道与禅宗的“平常心”[J];农业考古;2003年02期

10 刘卫华,胡众庆;缺席·物化·异化——《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女性生存状况[J];邯郸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方巍;环境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孟令兵;圆融无碍的生生之美[D];复旦大学;2005年

5 梁银林;苏轼与佛学[D];四川大学;2005年

6 桑大鹏;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詹绪左;《祖堂集》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叶莎莎;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梓;环境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民法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池哲;利用自然要素营造禅意空间的手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倪秀兰;佛教的慈悲观[D];四川大学;2005年

6 刘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D];苏州大学;2005年

7 林大江;归属地视域:加里·史奈德的生态诗学[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李永虎;禅宗“不立文字”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卓强;高质量环境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杨亭;论《格萨尔王传》的生态美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冬梅;;论古典诗学“悟”范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周静;;丹托艺术史叙事的禅学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马美玲;隋丹丹;;艺术终结论:主体性丧失后的困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4 彭锋;;“艺术终结论”批判[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5 孙艳秋;;中西语境下的“艺术终结”[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6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黑格尔与丹托[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7 徐放鸣;王光利;;后现代语境下的原生态诗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陆扬;;再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彭锋;;艺术的终结与重生[J];文艺研究;2007年07期

10 元媛;;从现代艺术的范式危机看丹托的艺术终结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柯平;从禅宗公案来审视丹托的艺术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韩音;王鉴仿古佳作今秋待沽[N];中国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8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08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