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

发布时间:2016-12-20 14:07

  本文关键词:“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09年

《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

杨乐  

【摘要】: 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作为日本文化消减汉唐文化影响走向“和风化”的重要标志。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虽然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差异。本文力图从日本传统美学理念中的“唯美”、“哀怜”、“华艳”三方面,以《源氏物语》为文本探寻中日文学审美传统的巨大差异。全文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成书背景”主要介绍平安时代“和魂汉才”的提出与和风文化的完成;上古时代“绳纹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原生性;以及女作家紫氏部的生平与创作环境。力求从以上三部分探析《源氏物语》独特审美特质的形成根源。第二章“唯美情怀”主要分析作品所凸现的唯美艺术特色,及中日文学与政治的疏远关系,进而探讨日本文学亲近自然之美学特质。第三章“哀怜情怀”首先探讨了作品中浓厚的“物哀”之日本文学传统,接着讨论了作品中与之相关的黄昏意象在中日文学中的不同情感意义,进而挖掘日本民族崇尚死亡之独特文化精神。第四章“华艳情怀”主要阐述在平安时代特有的贵族文学现象下好色理念的形成以及中日文学中“好色”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差异;最后从日本好色理念形成原因中着重探讨日本文艺佛学审美的又一美学特质。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源氏物语》的诞生,在充分保存和发扬了灿烂辉煌的汉唐文化和中国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同时,始终不忘确立自己的民族传统从而使日本文学真正走向“和风化”道路。这一日本文学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不仅要吸收世界其他的民族和地域的文学精华,而且还要在本民族和本地域内生成和发展,在两者的互相交错中碰撞和融合才能呈现出异彩。“善于学习,不失自我”成为日本民族一显著发展思维模式。本文试图从《源氏物语》体现的日本文艺美学观念中再次审视日本文学发展经验,解读日本民族精神,深入了解日本文化,进而对本土文化发展获得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一章 成书背景10-15
  • 第一节 “和魂汉才”——和风文化的完成10-12
  • 第二节 “绳纹文化”——日本文化的原生性12-13
  • 第三节 关于紫氏部13-15
  • 第二章 唯美情怀15-29
  • 第一节 美的追诉15-18
  • 第二节 远离政治18-23
  • 第三节 自然之趣23-29
  • 第三章 哀怜情怀29-39
  • 第一节 物哀传统29-35
  • 第二节 死亡情愫35-39
  • 第四章 华艳情怀39-52
  • 第一节 贵族文学39-45
  • 第二节 佛教美学45-52
  • 参考文献52-5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原林书;;《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命运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俊;;《源氏物语》与中日好色观的价值转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闫润英;;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朱坤;;日本文学“黄昏意象”的文化阐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李雁南;人与自然:《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意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杨薇;日本文化模式论[J];南开学报;2002年04期

    6 周萍萍;;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解读[J];理论界;2007年01期

    7 王祁阁;;浅析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蔡青;从《源氏物语》看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叶渭渠;;中日古代文学交流的历史经验[J];日本研究;2007年04期

    10 姜文清;“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J];日本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川;刘晓艺;;寻找丢失的“自我”——从《砂女》看“自我认同”表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徐婷婷;;王维诗歌与芭蕉俳句之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徐凤娟;;从《为何不分手》看日本已婚女性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聂楠;;论禅宗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兼评《雪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方舒;;从《赤茧》看安部公房的创作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王梅;;“先生”为何自杀?——评夏目漱石的《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孙水珍;;物哀非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贺蓓;;论小说《最终的住所》的艺术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蒋永影;;《挪威的森林》主题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杜志军;;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风格为考察中心[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张海萌;;江户时代文学的特质与分类[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戴捷;;浅谈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以“忧郁”分析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健平;;东西方文化误读中审美效应的增值与减值[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6 蒋春红;;王翠翘的形象与女性命运——兼论《金云翘传》在亚洲的传播和影响[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4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天慧;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兴凤;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4 林佳;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质[D];江南大学;2010年

    5 饶丰;扶桑之花画中绽[D];南昌大学;2010年

    6 罗丽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陈燕燕;关于“あはれ”原初情感内涵的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政良;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战争认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致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艺术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晓丹;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的审美意蕴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俊;《源氏物语》的诗化悲剧体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陈京松;《源氏物语》第二回与《红楼梦》第五回中预示的比较[J];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姚继中;;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4 文洁若;;晚年的周作人[J];读书;1990年06期

    5 文洁若;;我所知道的钱稻孙[J];读书;1991年01期

    6 孙歌;作为方法的日本[J];读书;1995年03期

    7 王晖;回归传统——从《源氏物语》透视《雪国》[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2期

    8 铃木正夫;郁达夫与日本文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9 邱岭;论郁达夫小说与日本文学的悲美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肖百容;蒙雨;;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刘蔚三;源氏与薰君形象之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锐清;《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李志芳;从历史民俗学的视点再论六条妃子的生魂事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姜淼;论《源氏物语》中夕颜性格的多重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霍艳;苦苦寻求光明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国维;《人间词话》[J];化工高等教育;1988年01期

    3 邱紫华;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李远喜;风骨与物哀[J];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5 松尾康二;日本深层文化与中日文化交流在21世纪的作用[J];日本研究;1998年02期

    6 林子明;物哀叙事[J];书屋;2004年12期

    7 尤忠民;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赵国辉;魏晋玄学与日本物哀文学思潮[J];日本学论坛;2004年01期

    9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J];China & World Cultural Exchange;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娉蔻;《源氏物语》网络宝典[J];日语知识;2002年02期

    2 王浩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年04期

    3 陈生永;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悲歌──试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李丽;《源氏物语》与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姚继中;译成中文后的《源氏物语》与原文汉字表记相异较大的题名[J];日语知识;2005年02期

    6 姜山秀;论《源氏物语》叙述主体的多重分化[J];日本研究;2001年03期

    7 叶渭渠;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J];日本学刊;1995年01期

    8 万莹华;日本妇女的哀歌—《源氏物语》[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9 赵连元;论《源氏物语》的艺术魅力[J];学习与探索;2003年05期

    10 姚继中 ,刘华曦;走进《源氏物语》(二)——平安贵族理想中的女性[J];日语知识;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水莲;;理想的建立与破灭——“大观园”与“六条院”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戴铮;[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玄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慎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张晖;[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旅日学者 李长声;[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08年

    10 廉德瑰;[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3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姜淼;论《源氏物语》中夕颜性格的多重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6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曾琦惠;历史的实态和物语的造型[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麒;《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佛教影响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1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