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8-09-19 11:33
【摘要】:人类的记忆行为至关重要,它建构文化,承载历史,塑造个人。文章借助记忆理论探讨了文学与记忆的亲缘关系,指出在用文字建构的艺术王国里,文学与记忆并肩而行,作家用文本书写和传承记忆,又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文本。在对传统与信仰的坚守中,文学与记忆形成了最坚固的联盟。
[Abstract]:Human memory behavior is very important. It constructs culture, carries history and shapes individu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mory with the help of memory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at literature and memory walk side by side in the artistic kingdom constructed by words, and writers write and inherit memory with text, and enrich and deepen the text with memory.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 and faith, literature and memory form the strongest allian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四川大学200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I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徐妍,崔海燕;生命的世俗沦陷——“第三代”诗人生命哲学析疑[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7 李小玲;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8 沈非;《冬天的故事》中隐含的另一个神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帆;;从“风险社会”理论进路看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潘成忠;史霄;;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冲击[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文贵;;公司信任度: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唐礼勇;;从环境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环境问题带来的思考[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沈湘平;;略论风险与和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3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鸿;论二十世纪小说家族主题流变倾向[D];郑州大学;2000年

2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3 孙海沙;论《诗经》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6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小娉;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视野[D];中南大学;2002年

9 杨宏芹;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DAS D(?)MONISCHE的意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婧婷;;浅谈文学作品“对话”演播中的语境还原[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2 张敏;;浅析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美[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3 马敏娜;;文学作品中温暖的乡音——浅谈方言与文学作品的结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赵平;孟凡平;;主体间性暨《文学与人生》课程的哲学基础与教学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杜瑞;;解读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命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6 李鸿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浅析[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7 王艳;高菊霞;;文学作品的标题翻译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胡艳彬;;焦点-背景理论与文学作品空白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9 林文艺;;英文版《中国文学》作品翻译选材要求及影响因素[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晓红;;文学中的直觉和灵感[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梅韵;;歌颂、暴露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4 王宇中;;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模式的心理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晓苏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蔡运桂;;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剑男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邓笛;;译者的风格[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碧玉 毕飞宇 黄荭 整理;“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依附于别的东西”[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3 陈慧 河北省政协前副主席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不能一概而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胡良桂;守望理想是作家的天职[N];文艺报;2010年

5 李云雷;批评是一种创造[N];文艺报;2011年

6 赵俊贤;文学创作发生研究的回顾与期待[N];文艺报;2010年

7 李玉平;“文化熟知化”与艺术品质[N];文艺报;2010年

8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宋春燕;西安设文学艺术最高奖[N];西安日报;2009年

9 郑寒月;文艺界代表委员参议政紧打务实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李朝全;批评的关键是标准[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李胡玉;韩国民众文学与中国底层文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舟;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探讨[D];南华大学;2011年

2 张磊;语用学与文学作品中的会话文翻译[D];四川大学;2006年

3 郭威;文学文本的大众媒介化[D];山西大学;2008年

4 常超;创造性思维与文学作品[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杜宏;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英汉互译[D];重庆大学;2008年

6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卓;文学作品中语义衔接的对比[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翟燕宁;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张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披文以入情”[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陈新月;文学作品的可译限度——论《水浒传》的再创造性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50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50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5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