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21世纪我国文艺理论教材述评

发布时间:2018-11-04 21:24
【摘要】:本文对21世纪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近四十部文艺理论教材作一简述和评议,指明其得失短长。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变革、一贯、创新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当今文艺理论教材编写值得探讨的根本性问题。故本文是对《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一书内容的延续性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and comments on nearly 40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extbooks published publicly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points out 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On this basi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radition, reform, consistency and innovation, the author sums up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worth discussing in the compil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extbooks.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A Centennial course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 Theory"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娟;谈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王一川;;京味文学的含义、要素和特征[J];当代文坛;2006年02期

3 李特夫,陈剑静;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意象的处理[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陶少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闫学杉;;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信息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彭维锋;狂欢书写与修辞隐喻——以张炜《九月寓言》为个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龚婷;;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的现代启示——论当代大众文艺传媒及大众化[J];南方论刊;2007年01期

8 谭好哲;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张艺声;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反映论的新探索——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一[J];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法;;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回望与补遗[J];文艺研究;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亚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D];河南大学;2005年

4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珞翰;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蕾蕾;冲撞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丽丽;张天翼讽刺小说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宗培玉;站在地狱的屋顶上凝望花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特夫;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信、达、雅”[D];四川大学;2000年

6 刘桂霞;文艺美学园地的拓荒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蓓蓓;“读图时代”呼唤文学[D];新疆大学;2005年

8 王金龙;中国文艺学形式范畴的语义分析及百年来的演变概况[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晓旭;理想赏罚与道德歧义[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炎萍;异质性[D];河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先大;;在多元探索中凸显特色——评余三定主编的《文学概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2 施燕平;;永远令人尊敬的楷模——怀念老领导叶以群[J];江淮文史;2010年01期

3 徐真华;;法国文学他化的启示[J];学术研究;2010年02期

4 蒋继华;;文学概论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胡友峰;戚甫东;;从两部小说谈一个话题——兼评王一川的《文学理论》[J];文艺争鸣;2010年07期

6 陈鲁民;;鲁迅心中的最痛[J];同舟共进;2010年04期

7 李节;;《红楼梦》:谁解其中味?——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0年03期

8 吕燕;;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实践型人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袁行霈[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2期

10 王焱;;文学概论难学难教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正强;;郁达夫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廖四平;;论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光荣;;录佚诗再寄袁可嘉先生[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童银舫;;“让我沉默于时空”——忆袁可嘉先生[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蒋洪新;;诗人翻译家袁可嘉[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颜廷亮;;《敦煌文学千年史》一书前言[A];第三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项楚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军;;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胡正强;;郁达夫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戚良德;;中国文论话语的还原——以《文心雕龙》之“文”为中心[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岩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刘慕鑫;南大学子获国家天文台本科生奖学金[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陈歆耕;文学批评因何而伟大?[N];文汇报;2010年

3 ;儿童文学学科:亟需从“编者”时代跨入“著者”时代[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小文;《网络文学发展史》出版[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姚斐菲;告别“比较文学危机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丁杨;台湾戏曲研究泰斗曾永义在北京与同行畅叙戏曲研究甘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祁志祥;《文心雕龙》的“文”只有一个共同点[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江帆;开启灵活多样的译介方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朱平珍;“瘦身”与“操练”[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3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暨南大学;2002年

4 黄水源;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学概论[D];苏州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斌;回顾与反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本文学理论教材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纳新;21世纪初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困境及出路[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丹;市民精神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保超;传统与创新[D];河南大学;2006年

5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良中;《今文尚书》文学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7 姬立强;老舍抗战戏剧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11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11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