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意识形态刍议
[Abstract]:Jameson is the most active critic theorist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merican Marxism and post-modernism scholars are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arxism. After the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turned to text practice, the ideology of Marxism has been enriched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Marxism. Jameson's ideological theory critically integrates the theories of Freud, Lacan, Althusser and Gramsci,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and cognitive mapping for the new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ncepts such as ideology element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enriching ideology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ecades after "the end of ideology",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provides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ideology.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年06期
2 肖丰;;詹姆逊的意识形态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王逢振;全球化和政治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丰;;詹姆逊的意识形态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2 李世涛;还原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J];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3 马良;论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通向一种文化政治诗学——詹姆逊文艺阐释理论与实践研究》[J];外国文学;2008年06期
5 包立峰;;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本性的回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3期
6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批评——华中师大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与詹姆逊教授座谈述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7 王逢振;道德、政治欲望和《政治无意识》里的乌托邦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03期
8 王敏芝;詹姆逊文化研究方法及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3期
9 曾耀农;詹姆逊电影理论及在中国的传播[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吴学琴;詹姆逊元批评解释学的理论视角评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凌玉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性功能性的命名——兼谈社会意识形式的实践向度[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胡亚敏;;关于文学及其意识形态性质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张永刚;王炜;;文学: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性构成——关于文学本质界定的一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陈胜云;;论詹姆逊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罗骞;;詹姆逊对“生产方式”的坚持与阐释[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高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春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严耕;;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社会和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10 董全瑞;;诺思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认同[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逢振;为什么编《詹姆逊文集》[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杨仁敬;詹姆逊和他的马克思主义情结[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康慨;詹姆逊获郝尔拜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胡亚敏;詹姆逊: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姚建斌;走向马克思主义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李世涛;詹姆逊:从后现代性返身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马海良;评陈永国教授《文化的政治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宁媛 饶思中;要消费,,更要承担责任[N];文艺报;2004年
9 徐晓冬 中央纪委监察部北戴河培训中心副主任;制度的理论与技术细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凤凰卫视主持人 梁文道;爱国不忘爱己[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维杰;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韩雅丽;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8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苏婉儿;冲破幻象的迷雾[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侯斌英;试论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4年
6 刘琼;试析F·R·詹姆逊的认知测绘思想[D];山西大学;2010年
7 丁升华;詹姆逊的文化转向理论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春娟;从詹姆逊关于资本主义的文化分期看语言论转向[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尹飞艳;詹姆逊的超空间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3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3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