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走向“元文论”——当下文艺学思想条件与思想语境的“元理论”反思

发布时间:2019-04-01 10:42
【摘要】:文艺学的存在方式、问题方式和思维方式,离不开更大的思想条件和思想语境。"反本质主义"的文艺学、历史主义的文艺学、自主性文化概念下的文艺学,代表了当今中国文艺学领域的几种重要的观念和思维取向。这些理论取向,涉及到文艺学确立自身的一些根本性和前提性的理论和思想条件,对于这些理论取向进行反思,不仅是当下文艺学反思的应有之义,而且也可能会对当今文艺学的展开与建构方式有所启示。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way of the problem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reater ide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context. The "anti-essentialism" 's literature and art,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 history, and the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concept of the autonomy culture represent several important concepts and the thinking orientation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hes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and id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ome fundamental and precondi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reflect on thes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not only should the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be of the nature of reflection,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art of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玉洪,陈霞;印度社会与印度型的科技发展模式[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阳德君;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由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广超;养老资源及其作用机制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3 付元琼;汉代家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宇;;《文学概论》:文学的元理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马龙潜;;文学理论科学性:人文性、知识系统性与方法可靠性[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吴晓霞;;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之言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4 李洪卫;“理论”研究的拓荒之作——《元理论与元哲学》评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谢立平;;理论心理学研究及其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贺微;陈曦;吴晓亮;;理论心理学之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9年24期

7 胡友峰;;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8 姜延军;波普反本质主义的新科学精神——纪念卡尔·波普诞辰一百周年[J];东方论坛;2002年02期

9 李心峰;移动思维 别有洞天——评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2期

10 赵军政;反本质主义批判[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齐明山;王资峰;胡于凝;;寻找公共行政学的使命[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再考辩的必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董青岭;;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或理论桥的建构主义[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林青;;自由自在的生命花朵——论罗蒂后哲学文化及其效应[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良玉;;利用元理论指导我们的海道测量工作[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于涛;徐长红;;体育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立平;;理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元理论的视角[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潘晓梅;肖国民;杨志才;;气液平衡盐效应T-Wilson模型的改进[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海涛;郭嗣琮;;基于结构元理论及加权平均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繁华;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N];文艺报;2008年

2 ;《千座高原》诠释“非中心”[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3 苗野;多元理论的冲突不是悲剧[N];财会信报;2007年

4 林建法;批评的转型[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李萌;提升旅游研究质量的方法论基础[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邢建昌;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知识演进[N];文艺报;2008年

7 焦国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守善寻本,雕塑和谐社会中完善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哲学所学术动态分析课题组;进入21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郭军;好揭秘的罗兰·巴特[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青岭;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的建构主义[D];外交学院;2009年

3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4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玉;保罗·吉洛伊族裔散居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周凡;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7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3 蒋菲;试论我国20世纪90年代元教学论研究的成就、问题、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7 王玉冰;个性闪烁在喧嚣的时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颖;理论是如何讲述的[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宋明;心理学理论解释框架的解构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储智勇;批判理性的意义及其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1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51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