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的艾柯诠释学思考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people often use the principle of "poetry without exegesis" to look at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Therefore, how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openness of the work has become the eternal pursuit of the interpreter.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hermeneutic theory of "poetry without exegesis" in China and the western hermeneutic Ecke's "open work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William Black's naive prophec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penness of the hermeneutic theory of "poetry without exegesis" to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西译学的哲学思想比较研究”(08K07)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试论艾柯小说的百科全书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2 钟文华;;论“文学误读”与“诗无达诂”[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3 董丽云;;创造与约束——论艾柯的阐释观[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4 张金梅;;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中国阐释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内涵[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5 吴予敏;杜妍;;欲望的符号呈现、解读与生产——论德勒兹、艾柯与《玫瑰之名》[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Z1期
6 李妙玲;;浅论“诗无达诂”说[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朱寿兴;;艾柯的“过度诠释”在文学解读活动中并不存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世丹;代码[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9 钱志熙;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兼论对《毛诗》序传解诗系统的正确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上江;苦闷的象征——论阮籍《咏怀诗》的心理体验及叙说方式[J];齐鲁学刊;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发稼;“文艺评奖”琐议[N];北京日报;200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读书应求真解[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晓冰;通用不满克莱斯勒宣传用语[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乌立斯;丹·布朗:中国作家的学习榜样?[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赵 勇;读艾柯《书的未来》[N];学习时报;2005年
6 欧雪冰;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之痛[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7 孙海洋 郭建勋;古代文学文体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4年
8 章立凡;毛泽东诗词琐谈[N];南方周末;2004年
9 李洱(小说家,代表作《花腔》);小说家的道德承诺[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李洱;小说家的道德承诺[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娜;安贝托·艾柯符号学美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芊芊;上游的读者,,下游的艾柯[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6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9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