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探索

发布时间:2019-06-11 12:09
【摘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本主义地理学对人如何感知并塑造环境及空间的"地方的意义"的日渐关注。其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借助同期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关于特定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叙述的比较,复原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特征;其次,探索文学作品创作者的环境感知与文化表达的规律性特征;最后,揭示隐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作者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文化认知与思想观念,即文学作品的"地方的意义"。这既有利于挖掘、关注文学作品隐喻的史料价值与"地方的意义",又对开阔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视野、扩大地理环境感知行为的主体范围等大有裨益。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based on literary works comes from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to the "local significance" of how people perceive and shape the environment and space. Its main task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three aspects: first,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narrative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pecific regi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ame period,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fic region can be restored; 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reg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of the creators of literary works. Finally, it reveals the cultural cognition and ideology of the creators implied in the literary works to the specific regional environment, that is, the "lo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ry works. This is not only helpful to excavat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data value and "local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metaphor, but also to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and expand the subject scop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erceptual behavior.
【作者单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谈莉;;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晖;“爱民如子,尤恤茕独”——唐贤官才子灩信陵史实钩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林虹;试论白居易的妇女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周剑;;从人地作用到景观文化——浅析景观文化的含义[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向荣;;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学抵抗“去域化”的叙事策略——以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史为例[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4 景贵飞;;产业扩张阶段的地理信息应用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7 区柳春;王磊;许险峰;;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控制框架的探索——以柳州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立新;;生态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卜风贤;;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10 薄音湖;;关于察哈尔史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雷雷;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积贤;;介绍一本论写作的书[J];读书;1955年03期

2 孙晨 ,徐瑞岳;巴金、陈残云访问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闵开德;张剑福;;关于文学真实性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4 T.伊格尔顿 ,戴侃;马歇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1期

5 ;匈牙利的“试验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2期

6 张守义;;美国插图画家肯特[J];读书;1987年05期

7 毛正天;论文学作品中的议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蒋茂礼;商品化中文学独立品格的沦丧[J];文史哲;1988年05期

9 张锦江 ,胡万春;要对改革题材作深层次的思考——关于电视剧《城市部落纪事》的通信[J];上海戏剧;1988年03期

10 ;一九八七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专业初试文学戏剧常识试题(C组)[J];当代戏剧;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梅韵;;歌颂、暴露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4 苗歌;;我与文学——复一位青年习作者[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5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6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王宇中;;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模式的心理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铁凝;;文学是灯——东西文学经典与我的文学经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9 方志远;;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明代市民文学研究之二[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10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冉放;用笔书写新生活[N];广元日报;2010年

2 孙云晓;我为什么要写《拯救男孩》[N];文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战雪雷;高稿酬能催生高品质文学作品?[N];中国财经报;2010年

4 广河中学 马国民;浅谈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N];民族日报;2009年

5 吕游;叶梅文学作品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赫章县财神镇中心小学 杜智慧;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N];法制生活报;2010年

7 记者陈静 通信员汪杨;文学作品更为重视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闽闻;福建省“南国风”海峡西岸题材文学作品大赛揭晓[N];文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颜婧;犍为文学作品集体亮相[N];四川日报;2009年

10 秦闻;三部文学作品入选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沁;探索文学作品应用的教学新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维吾尔现当代作家祖农·哈迪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程绍华;中西现代作家创作的色彩观照与读者接受[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9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月;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林;新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D];安徽大学;2014年

2 周巍;维吾尔文学作品名的汉译[D];喀什师范学院;2014年

3 陈冬杰;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萨茹拉;从近现代日本的历史环境出发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鸟”[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聂书倩;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晓丽;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阳杰;宫地嘉六文学作品中劳动者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田岩;文学作品中英汉恭维赞赏语比较[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雪舟;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探讨[D];南华大学;2011年

10 唐万山;论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97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97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