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五四文学家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8:27
【摘要】: 在当前的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中,学术界或只是把日记作为论文论证材料的一种补充,或只对一位文学家的日记进行研究,而并没有从五四文学家日记去综合考察五四的相关情况,由此便有了本篇论文《五四文学家日记研究》。 本文所涉及的五四文学家日记的起讫时间为1914年至1924年。1914年袁世凯要求依旧以孔教立国并进而妄图恢复帝制的行为,成为五四文学家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至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共同北伐推翻北京政府,全国瞩目的焦点不再是文化文学变革。 本文涉及的主要五四文学家为鲁迅、胡适、蔡元培、周作人、吴虞、吴宓、徐志摩等人。之所以选择这些五四作家的日记作为主要论述材料,是因为他们的日记中基本完整保存了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情况。 本文第一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系统考察,发现他们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颇为关注,忧愤之情溢于言表。也难怪,他们大多都是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知识分子,自然会对袁氏及随后的部分军阀之妄图将中国重新带回封建禁锢时代的意图感到不满乃至愤恨。以往的五四研究大多不曾看到当时紧迫的复辟风潮使得五四文学家必须加紧发起文化文学变革并予以壮大。因此,通过五四文学家日记中记录的对洪宪帝制及张勋复辟的激烈反应,当可了解他们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复辟风潮的诱因。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量,丰富我们对五四文学活动的了解。从日记了解五四白话新诗的尝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通过胡适日记中有关新诗部分的简单梳理,我们可清楚看出早期白话新诗创作的背后是有强有力的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支撑的。二则也可看出早期白话新诗创作虽则颇为简陋,甚可言之不甚像诗,但五四先驱大胆求新希图打破千年诗思束缚的勇气与实践,却是我们后辈人必须予以推崇的。此外,我们亦可了解到《学衡》派的起始。我们经常说的《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论争,事实上应该说是持有不同文学主张的两派人在相互论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当把《学衡》派的起始时间大约定在胡适、梅光迪二人在美国通信切磋之时,毕竟梅氏只不过在20年代通过《学衡》发表文章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文学主张罢了。 本文第三章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察,发现他们那辈文学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认知的,也便是源于这份熟稔,他们激烈地反传统要求“全盘西化”,毕竟只有深知传统为何物的人才能深切了解传统的弊端,从而铸就如此大的成就。但是仔细考量,可发现他们在日记中记有大量中国古典文献的读书心得,特别是在胡适、吴虞等激烈反传统的文学家那里更是如此,这体现了他们的“言行不一”:他们虽则激烈反传统,却依旧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只有通过日记这种文学样式,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底在主动地读什么书,才能真正了解文学家本人的文学主张的理论来源。从更深层的意义看,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到的才是真正的文学家本人,而不是那个他通过文章塑造的他希望我们后世知道的“文学家”。 总之,通过对五四文学家日记的细致考察,可丰富我们对五四时代背景的认识,也可丰富我们对五四文学家日常文学活动的深切理解,更可通过他们日常读书情况及倡导理念之区别来深化我们对五四文学家的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静;丰富的原生态—郁达夫的日记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6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16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