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2:39
【摘要】:康海是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陕西首位状元,也是当时文坛领袖人物之一,与李梦阳、何景明等被誉为“前七子”,备受当世和后人推崇。其诗、文、散曲、杂剧在当时就获得广泛好评。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王九思、王世懋、李开先、赵时春等人都予以很高赞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康海的文学创作研究除戏曲《中山狼》外,其它作品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笔者从研究陕西本土作家出发,认真研读其《对山集》、《游东乐府》、《中山狼》、《王兰卿》等作品,结合地方文献和相关别集,努力挖掘新材料,运用新方法,试图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康海文学成就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并简要对“前七子”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导论部分概述康海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一章简述康海的生平、师承和交游。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出发,着重辨析康海与“前七子”及刘瑾之关系,从而探讨其仕宦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论述康海的文学思想。在比较康海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文学思想差异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其“言以见志”、“因情命思”、“因时而异”、“穷理博文”的诗文创作理论。第三章具体分析康海诗歌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就其诗主题倾向而言,主要包括针砭时弊、关心民瘼、心路历程、山水田园等方面;诗歌艺术特色体现为逞性任气,笔调朴素,描写细腻,以小见大。第四章探讨康海的散文创作。其文主要为切于实用、直陈己见的用世之作和抨击权阉、揭露腐败的刺世之篇,并以“直”构成康海散文创作的精神特质。艺术表现上以气运词,论证严密,巧用譬喻,句式灵活,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五章论述康海的散曲创作。首先确立康海开创明代散曲复兴局面的历史地位,然后分别论述其愤世、乐闲、情曲三大主题倾向,最后探讨其豪放质朴、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第六章论述康海的两个杂剧作品《中山狼》和《王兰卿》。首先对《中山狼》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然后对其戏剧语言中的关中方言进行分析,以侧证其作者非康海莫属。最后对《王兰卿》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辨析。认为以追求人格平等、自尊自爱为特征的王兰卿形象,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批判成分。余论对康海在明代文坛的地位进行了综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挺;明代陕西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锦绣;《中山狼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余春柯;康海著述交,
本文编号:2639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3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