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袁中道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9:51
【摘要】: 袁中道,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公安派的重要代表。公安三袁中袁宏道无疑是公安派的理论领袖和创作主将,如果把公安派的首倡之功归于宗道的话,那么中道无疑是公安派的殿军,他一方面承续公安派的文论,另一方面对公安派的偏颇之论有所调适,他兼具公安派的承续者和反思者二职。 第一章介绍袁中道独特的生平际遇与思想变化。与两兄顺畅的科举之途不同,中道科场踬蹬,备尝科考之苦,故他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慷慨任侠、纵情适欲到中年科场困顿、四方游历再到晚年竭力消除弊习的三个阶段。中道思想变化的原因,既有宏道对他的耳濡目染、李贽对他的思想启蒙,更是中道晚年自身进行心律忏悔,竭力兼容儒佛的结果。只有了解中道的思想转变,才能深入把握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反思。 第二章分析中道的文学创作。公安派标举性灵、直抒胸臆,其理论宣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宏道在为中道的诗集作序时首先提出,可见中道的文学创作正是公安派的代表作。本章首先按时间顺序分期介绍中道创作的大量反映个人生活情怀为主诗歌,然后按体裁介绍中道灵秀的散文小品,包括山水游记小品、传记小品、尺牍小品、论说文和序跋,最后介绍中道由早年酣畅淋漓到晚年含蓄蕴藉的美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第三章和第四章都是论述袁中道的独特文学史地位。第三章分析袁中道的平允冲和的诗文理论在公安派内部的地位。早期他是“性灵说”的积极支持者和实践者,,创作体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晚期他又是公安派的殿军大将,对公安文论进行整体反思和修正,其中包括对宏道及其他公安派骨干诗人如江盈科等的创作进行重新检审、修正公安派的文学理论、反对公安派末流一味效摹宏道。 第四章从外部来看,中道是沟通竟陵对公安承嗣与新变的桥梁。竟陵派许多理论均与公安派相似,而在竟陵派对公安派承嗣与新变的过程中,袁中道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首先中道理清文学承变论启迪竟陵派的思考;其次中道晚年致力于反思公安流弊,引领竟陵派;第三、中道与钟、谭都重提师法古人,标举唐诗含蓄浑厚的风格;最后袁中道与竟陵派都创造性地学古,以“我”为本,取古人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礼汇;略说竟陵派对公安派性灵说的修正[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王中翼;妮骅;;憩此苍山曲,洗心闻涧泉——读袁中道《爽籁亭记》[J];中学生百科;2015年08期

3 赵彦国;;袁中道《寄四五弟》[J];艺术品;2015年07期

4 吕靖雪;;袁中道文学思想成因研究[J];北方文学;2018年11期

5 池本义男;戴克俊;;关于《金瓶梅》的主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林雍中;明代游记初探[J];旅游学刊;1989年04期

7 王娟;拜袁中道做老师[J];小学生语文学习;2003年17期

8 刘娟;韩丽敏;;功名之心与归隐之梦——从《珂雪斋集》看袁中道的仕隐矛盾[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易闻晓;袁中道:性命忧惧与生死决心——公安派心态研究之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王汝虎;王常红;;袁中道“舟居”思想及其美学意义[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积高;;论竟陵派的文学思想[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四辑)[C];1989年

2 肖朝发;;浅谈小学生的思想变化与措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李永明;梅杭强;;近代以来武术思想的演变历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振;安全管理要“走心”[N];人民铁道;2017年

2 罗建军;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人们思想变化的重大事件[N];解放军报;2000年

3 苏小凯 杨海波;号准战士的脉搏[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 王一宁;“双选”过程中员工的思想变化及对策研究[N];安徽经济报;2008年

5 刘学农、黄雪斌;适应思想变化规律 系统设置授课内容[N];解放军报;2005年

6 记者 曾毅 特约记者 任爽;吉林大学:思想变化带来行动变化[N];光明日报;2011年

7 仁怀公路管理段 何伟邋 ;公路招投标养护过程中职工的思想变化及对策[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林文先 周豪 驻站记者 邵建国;小兵讲活大道理[N];人民武警报;2018年

9 商丘支队 李小洲;抓住官兵活思想搞教育[N];人民武警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熊文娟;低碳经济要有思想变化[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木隆;蔡_┮谎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娟娟;袁中道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美云;袁中道《游居gn录》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曹馨心;袁中道游记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王颖;袁中道的自然审美观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5 刘相远;袁中道山水文学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张元鑫;袁中道书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汪怡君;袁中道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彤;生死心切:袁中道思想转型探微[D];汕头大学;2009年

9 贺莉莉;袁中道入仕后文学创作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斌;《游居gn录》与袁中道休闲旅游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1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1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