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自我:浅析特里林对弗洛伊德文学观的阐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虎;;“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宋长江;;艺术中的白日梦[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3 ;艺闻[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4 孙漫;;生命的复归——对于连和蔡水清的精神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5 徐荣伟;;超现实主义艺术本质——“真实的自我”[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6 欧婧;;从精神分析角度比较《牡丹亭·惊梦》与《源氏物语·葵姬》的女性人物心理[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吴明娣;朱小钧;莫艾;;中国艺术市场生态报告[J];艺术市场;2011年09期
8 孙冰;;雷曼卖藏品还债[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10期
9 王磊;;论文艺变态心理的综合影响因素[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姚国松;卓霞;;文化批评入门之书:评《文化批评关键词读本》[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李丕显;;对立与互补:马列文论和现代西方思潮[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进书;;不粘不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孟凡君;;简论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刘洋;高价弗洛伊德作品能走多远?[N];北京商报;2011年
2 张颐武;精神分析的当下意义[N];文艺报;2002年
3 高旭东;时代弄潮儿的批评之批评[N];文艺报;2002年
4 吕宁;欧洲买家力挺,西方当代艺术品走势稳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徐佳;维也纳1900:从传统走向现代[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钱林森 李伟;文学的精神分析再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艺译风;从伦敦夜场看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张炯;评《文学理论向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9 李杜;文学的“心”[N];山西日报;2004年
10 王岳川;肉体沉重而灵魂轻飘[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3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贾福生;流动中的生命[D];河南大学;2005年
6 常如瑜;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秀丽;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帆;弗洛伊德的“症状阅读”与叙事学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均宇;试论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西方理论渊源[D];浙江大学;2007年
3 沈光鹏;论弗洛伊德的艺术观[D];河北大学;2011年
4 武晶;艺术家与英雄诗[D];郑州大学;2006年
5 衡思珍;性意识与影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强;疯狂与恐惧表象之下的生命真实[D];吉林大学;2007年
7 赵t焥
本文编号:2730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3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