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民国二十三年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4:02
【摘要】: 苏雪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集作家、学者与教授于一身的女性,也是一位极具个性特征的人物。她自1949年离开大陆,后长期定居台湾,有关她后半生的生活与思想状况,可由台湾成功大学出版的《苏雪林作品集·日记卷》(1948-1996)详细得知;而她的前半生,由于数度辗转搬迁,兼逢战乱,日记散佚不堪,因此对其前半生的了解,往往仅赖于她所著的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苏雪林于1931-1949年执教于国立武汉大学,武大图书馆特藏部珍藏有《苏雪林民国二十三年日记》一卷。本文拟对这卷日记进行研究,在整理日记史料的基础上,力图还原她民国二十三年的生活,并从其生活中提炼出她的形象,廓清她的个性,再结合其作品,探讨这种个性是如何影响她的创作与治学,望能为重新审视她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 文章主体分为如下三章: 第一章:概述日记的基本情况。包括日记的外观与文字内容两方面。 第二章:苏雪林的治学生活。授课、预备讲义、阅读及创作,构成她治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国立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苏雪林作为特约讲师,由于学力与教学经验均不足,授课效果并不佳。她自卑,却又自律自信,强烈渴望能在学术道路上有所成就。她的阅读量多面广,留下一些较有价值的读后感,与其创作的文学批评一样,臧否人物褒贬鲜明,颇有锋芒。根据这些读后感可知,她偏爱大气的作品,有独创之处的作家,而这些偏好也恰恰实现在她自己的创作中;她眼光高、要求严,不仅是对批评对象,对自己也是如此。 第三章:苏雪林的情感生活。为避嫌,她所交的朋友多是武大普通的教职工,而刻意避免与有名望的教授来往,耿直硬朗、心高气傲;而对待朋友(包括动物朋友),则十分率真善良、热情真挚。她与张宝龄长期分居两地,如男人般孜孜以求教学、研究事业上的成功,将不幸的婚姻生活抛在了脑后,然而内心却依然像所有女人一样保存着对爱情的隐隐渴望。她是大家族的主心骨,慷慨资助亲人,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自己的生活却非常孤寂落寞、脆弱无助。她在情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露出惊人的矛盾个性。 结语:苏雪林如男人般自律自信、粗犷执拗、大气独立、雄强英武,却摆脱不了自卑自疑、敏感重情、细腻真挚、孤寂脆弱的女性情怀。这种矛盾使她的个性张力十足,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既能拥有细腻婉约、情感充沛的文学创作,又能进行汪洋恣肆、理性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杰出女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蓉;;从与鲁迅的忘年交看徐
本文编号:2765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6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