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代叙事诗转喻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00:22
【摘要】:唐代是诗歌繁盛的时代。由于政治、文化、以及文学流派的影响,唐代叙事诗发展尤为繁荣,唐代叙事诗把人文性,纪实性,讽喻性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承载了重要的社会使命和思想内涵。唐代叙事诗自然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所以唐代叙事诗的英译也尤为重要。 诗歌中存在许多隐喻和转喻,近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研究很多,但是不能否认转喻在唐代诗歌中的作用也很巨大。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方式,更是一种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张辉,卢卫中:2010)。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1989)还认为:转喻是“理想化认知模式”的一种形式并且是在一个认知域内的概念映现。国内学者王寅(2007)和李福印(2008)等也对转喻进行了研究。直至目前,关于诗歌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诗歌上,而对于汉诗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汉诗的隐喻分析上。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唐代叙事诗中的转喻英译,并应用认知语言学理想化认知模式,相对突显等知识对唐代叙事诗中转喻翻译给予分析评价,并选取了两首长诗作为案例,对比分析了转喻英译不同译本的得失,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转喻,提出适当的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希杰;借代的定义和范围及本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2 蒋学军;英语借代(Metony my)及其汉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康旭平;汉语借代和英语Metonymy的对比与翻译[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徐莉娜;常规关系在借代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含意理论在翻译技巧中的应用之二[J];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04期

5 顾正阳;论典故、双关、借代的翻译——古诗词英译难点的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01期

6 韩启毅;汉英借代辞格的理解及翻译[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804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4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