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对“红色经典”改编的文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8 13:54
   “红色经典”无疑是当下文学话语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媒体及相关的学术论文中,特别在影视领域,据“红色经典”文学改编的作品以近乎暴力的方式殖民化了我们的闲暇生活空间。 “红色经典”这一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为什么会在本世纪末再次风行,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红色经典”的戏剧化的命运变迁中,我们也许能够发现中国当下文化生产的某种动向。“红色经典”的改编不仅涉及到文艺的生产,还涉及到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因素,对“红色经典”改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今中国文化空间的构成。 本文在探讨经典和改编后经典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经典”文本内部的结构特征,以及这一改编现象背后的文化生态、权力关系、媒介及市场转型等因素。正是文本与现实的合谋,促成“红色经典”得以再次风行。厘清了推动“红色经典”改编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后,我们就可以充分认识到,“红色经典”命运的兴衰变迁荣辱沉浮是历史发展逻辑的自然延伸。 “红色经典”的改编风潮涉及诸多文本,而且许多改编还在不断进行,所以论文选择了一些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为剖析的对象,力求以较小的篇幅而达到相对广泛的覆盖面。本文主要选择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社会状况的分析,结合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红色经典”的当代处境、改编现象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鸿婷;《沙家浜》的文化符号学解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亚平;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的改编[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7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7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