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0-09-22 10:46
   过去研究者大多注重六朝士族研究,对唐代士族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唐代山东士族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家族特点、思想、婚姻,并着重探讨他们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唐代山东士族文学家众多,文学创作极富特色,对唐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论文第一章概述我国士族的形成以及中古山东士族的发展简史,辨析郡望与籍贯的概念、唐代山东士族和唐代山东的概念。第二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家族特点,辨析唐代山东士族与关中士族的异同,提出唐代山东士族是文化士族的意义,认为陇西李氏属于山东士族而不是关中士族,分析“牛李党争”中“用兵”和“销兵”之争的深刻内涵。第三章着重探讨山东士族在初盛唐的窘况以及他们在中唐的复兴,并分析其复兴与衰落的原因,考察唐代四次官方谱牒的修撰,指出《元和姓纂》的修撰与山东士族的复兴有关。第四章探讨山东士族的复兴与科举制的关系,认为唐代山东士族在失去政治、经济特权后借助科举全面复兴,其复兴原因与他们掌握了知贡举权有关,与私学的兴起有关。第五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婚姻,分析山东士族“不乐国姻”的原因及其对唐代女性观与婚姻观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唐代山东士族的思想,分析其家学在唐代的转变,分别探讨他们在“三教合一”和“三武灭佛”中的作用。第七章分析唐代山东士族重视文学的原因,认为唐代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科举取士是山东士族家学向文学转变的重要原因。第八章研究唐代山东士族的文学创作,探讨出自山东士族的文学家与唐代文学流变的关系以及山东士族在唐代文坛地位的升降。第九章研究山东士族与中唐文学复古之风的关系,认为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密切相关,古文运动宗旨与山东士族门风近似,古文运动与唐代科举取士有密切关系。第十章探讨唐代山东士族与唐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唐代传奇小说的繁荣与科举行卷无关,山东士族致力于笔记小说的创作,他们在传奇小说与笔记小说中的形象迥异。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博昊;;温庭筠仕途坎X扔肱@畹痴叵悼妓鱗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燕鹏;;籍贯与流动:东魏文士的地理分布[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思怡;;墓志所见唐代宗室之婚姻[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赖亮郡;陈俊强;张文昌;;1950年以来台湾地区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上)[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年

4 赵澜;;唐代官员服丧行为的全面制度化及其社会意义[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朱林芳;;出土墓志所见长治地区的清河崔氏[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洋;唐代山东士族家庭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运功;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山东名门望族[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焦海民;牛弘研究——隋唐士族文学个案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贾海燕;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邵玉娟;唐代婚姻制度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冯帆;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芳;中古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牟学林;隋唐江东士族入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伯晋;唐代婚姻法制与婚俗矛盾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蕾;唐代渤海高氏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4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4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