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探寻——徐坤小说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体验的书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红旗;对知识女性精神再生的探寻——徐坤访谈[J];小说评论;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娟;王明凤;;将“狂欢”进行到底——以《疯狂的石头》、《天下第二》、《十全九美》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李娟;;试论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丁贯东;;诗意想象与艰难建构——新时期家族小时的现代性诉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熊建军;苏红;;新疆兵团题材影视剧叙事分析——以《走天山的女人》为个案[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胡昊;;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底层人物的生存诉求[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张晶晶;;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芳;;怀旧与想象——管窥近年来文学创作中的“上海热”[J];沧桑;2010年02期
9 傅梅;;无可奈何的回归——评格非小说《人面桃花》[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长青;;作为一种思潮的文学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小林;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D];四川大学;2004年
3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佘艳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回响及其与“现代性”之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9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新英;字符和音符砌成的独特城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朱厚刚;文学身体的移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饱饫薰习下的自觉传承[D];南昌大学;2010年
8 李凤兰;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庄秀芬;灵魂苏醒——论“五四”女性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D];延边大学;2003年
10 戚学英;无处突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咸婧;;论《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2 朱青;;食人间烟火的大学知识女性——评阿袁小说[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3 杨银权;;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养成及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文菊;翁叶娜;;论现代潮汕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严璐璐;;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淑妍;;梦的解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7 孙永丽;;“绝望的主妇”拒绝绝望——有感于美国电视剧《绝望的主妇》[J];大众心理学;2006年05期
8 陈东阳;;迷茫与觉醒——解读施叔青《窑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林威娜;;浅谈《寒夜》中“曾树生”的自我抉择[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10 张思琦;;论冷清秋的冷命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敏;许雁雁;高俊;;年青知识女性择业就业及职业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祝平燕;;知识女性发展的社会性别思考——对湖北高校知识女性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淑贞;;试论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事业与爱情[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楼丽华;沃兴德;周玲;顾锡冬;;现代妇女生活状况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英治;;师恩难忘——恭贺李敏华先生九十大寿[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6 王婷;;中国当代知识女性在工作期待中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中西妇女运动发展之比较[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王宇;;“改造+恋爱”叙事模式的文化权力意涵——“十七年”小说的一种象征结构分析[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9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10 李兴红;;论公共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自我发展[A];创新与发展——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穗妇宣;64%中老年知识女性感觉生活幸福[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王粲 通讯员 阚月华;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知识女性新形象[N];济宁日报;2009年
3 闫广芬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吴艳茹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聚焦知识女性:职业发展前景与困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金勇;北京:都市型农业“瞄准”知识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知识女性:打开生活问号[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张仲怀;知识女性的价值取向[N];重庆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莫兰;关注知识女性成长 发挥专业优势报国[N];中国妇女报;2010年
8 黄建华;压力大令知识女性怀孕难[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杨惠玲;生存体验让他们改变了什么[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李宁(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当代知识女性在促进家庭和谐中的作用[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跃华;知识女性的愿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李晓红;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D];厦门大学;2007年
3 禹旭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平;四十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克;颓败线的颤动[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7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8 刘秀玉;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燕;困境中的探寻[D];吉林大学;2007年
2 宋巍;知识女性职业选择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丹;知识女性对“全职太太”角色认同意向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郭立军;中国传统性文化对当代知识女性性心理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雅静;城市的精神幻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佳佳;透过“娜拉”看近代知识女性的现实困境[D];河南大学;2012年
8 贾文秀;荆棘丛中的奇葩绽放[D];渤海大学;2012年
9 王栎雯;上海沦陷区的女性言说[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明秀;迈向“自由”的艰难步履——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的情智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4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2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