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司马迁叙事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03:34
   司马迁融会了先秦叙事、写人艺术的精华,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纪传体裁,完成了“叙事”与“写人”的统一。在秉承传统史官文化中的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实录精神的同时,司马迁将经世治国的胸怀和悲壮慷慨的情感熔铸于笔端,形成了鲜明的叙事精神和叙事视角。对于叙事结构的认识也植根于深厚的人本主义精神。 学术界多从“实录”这一角度肯定司马迁的成就,而“实录”背后更为深厚的叙事美学精神和观念则有待进一步地挖掘与研究。本文以“实录”之反思作为切入口,拟从叙事精神,叙事视角以及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探究司马迁的叙事美学理论。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对其展开论述: 一、司马迁叙事的美学精神:从实录精神,讽喻精神,悲剧精神三个方面,探究司马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司马迁对于叙事美学结构的理解:一方面在布局谋篇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义法”准则,超越了传统的春秋笔法;一方面以人结事,勾连史事,注重人物的体性风貌和品德才能,突出人格美; 三、司马迁叙事的美学视角:主要从文本的叙事操作层面折射出司马迁独特的人物视角和鲜明的主体情感色彩,集中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 四、司马迁叙事美学的意义及影响:司马迁的叙事观念和手法均影响到后世的创作与研究。 结语:司马迁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自信、超越的人格美学精神均有助于我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司马迁叙事的美学精神
    一、“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实录美学精神
    二、“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讽喻美学精神
    三、“贤圣发愤之所为作”——悲剧美学精神
第二部分 司马迁对于叙事美学结构的理解
    一、“约其辞文,去其繁重,以制义法”
    二、以人结事,勾连史事
第三部分 司马迁叙事的美学视角
    一、“究天人”,“通古今”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二、直抒胸臆,激情彭湃的第一人称限制视角
第四部分 司马迁叙事美学的意义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琛;《泰西新史揽要》经世化改写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8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48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