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晚明休闲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4:34
   本论文以晚明休闲文学为研究对象,从休闲学角度阐述晚明文学,重新解读晚明文学,发掘古代文学中的休闲因素,更好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使之在当代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利用,为当代休闲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晚明时期出现了带有休闲性质的文学,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明朝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小说和戏曲具有与生俱来的休闲娱乐性,在整个晚明休闲文学的研究中如果涉及过多,容易造成混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时文学的休闲特点,本论文将避免过多集中于小说戏曲,而是尽量从地方志、笔记、实录与小品诗文集中获取材料,力将晚明文人还原到其生活的文化体系与环境中去,以更好地体验、发掘他们的休闲意识,说明晚明休闲文学的普遍性与可信度。 本论文从晚明休闲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对晚明休闲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着眼于研究对象传统特色的同时,关注它为世人所忽视的超前的现代特征,如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休闲文学的异化以及传统功能的变迁等;研究当时文人创作特征的同时,注意挖掘他们的创作心态,分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如商品经济、城市发展对休闲文学的影响;通过分析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的互动、功利性与脱俗性的和谐、自娱性与娱他性的交融来总结归纳其规律,本论文研究对象涉及许多方面,如休闲学及相关理论,中国传统文人的休闲生活、休闲创作、休闲阅读以及散落在作品中的休闲理论、休闲创作的心理现象、社会思想传承甚至社会风俗等。为了使观点更有说服力,本文有意忽略作家所归属的流派与团体,以使晚明休闲文学的普遍意义更加可信。 本论文分为绪言、正文、余论三大部分。正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休闲进行文化意义上的追溯;第二章对各阶段的休闲文学进行了追溯,梳理休闲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了解晚明休闲文学对于前代文学中休闲因素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章到第十章是本论文主体部分,围绕晚明休闲文学环境压力的摆脱、影响晚明休闲文学形成的因素以及晚明休闲文学的类型、特征进行论述。 第三章从物质环境压力的解脱谈起。十六世纪后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达,使整个社会纵欲享乐、奢侈成风,文人放下清高与自尊,寻求各种治生之道,以保障其休闲生活的实现,其中以文治生,既满足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消遣性需求,也使文人从物质压力中解脱出来,为休闲文学的产生摆脱了来自物质环境的压力。 第四章论述的是文化环境压力的解脱。晚明政治的腐败松懈,造成了社会对文人控制的放松,也使晚明舆论空间空前宽松,心学及佛道两教在晚明的流行,促成了文人内心的觉醒,文人开始追求内心的快乐与自由。这种休闲鼓励文人享受生命、享受世俗生活,摆脱了功利创作枷锁的文人,专心于自己爱好,完全展现自由的天性,这使休闲文学得以从文化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第五章研究的是社会休闲活动对于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由于城市休闲环境的成熟,在晚明社会,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街头百姓,休闲享乐成风。作为社会精英的文人,必然也成为当时休闲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并为这种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休闲文化多样化和休闲空间的扩大,使文人热衷于各种社会休闲活动,尤其是观赏戏剧和游览山水,成为休闲文学产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论述的是地理环境对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从地理环境角度关注休闲文学,不仅仅关注乡村与城市之别,而且从南北方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来阐述休闲文学的产生及其特征,即晚明休闲文学的作家、作品不仅有城乡之别,更有南北方之差异。南方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才优势以及江南文化的闲适与活泼,成为江南文学发展的重要资源,晚明休闲文学的作家、作品都以南方为主要产地,南北方在休闲文学的产生和创作上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 第七章从文学本身的因素谈对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到了晚明,各种文体都已经成熟,文学对于其它因素的依附越来越小,社会功利性渐渐淡漠。特别是晚明休闲文人的出现,成为休闲文学创作重要的推动力,促成了休闲文学的最终成熟。晚明休闲文人不仅从事休闲文学的创作,而且有意识地从理论层面来探讨休闲创作,许多关于休闲的论点或论文伴随着休闲作品同时出现。本章主要从左右社会文化风气的文人为切入点,在有关资料或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晚明休闲文学产生过程中的文人作用。 第八章研究晚明休闲文学的主体创作特征。由于受王阳明“心学”和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晚明文人追求童趣自然,这使他们的灵性得以尽情地展现、情感得以无拘无束地表达,避免了创作的僵化与概念化,因而在文学上表现为自然天真,直截了当地向人们传达着童真童趣,真情实感,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痛快淋漓。这种不加掩饰的情绪,也造成了文学表达的畸形化,导致了一大批赤裸裸描写欲望的作品的出现,这种对情感欲望的追求,虽然是个性解放的一种进步标志,但放纵并不能给晚明文人带来幸福感。文人无论如何宣扬纵欲快乐,都难以回避道德问题,所以,过于放纵时,文人的道德观便充当了调和的角色,这使他们的休闲创作中多了一些反思,多了一些理智。 第九章研究我们休闲文学的艺术特征。晚明休闲文学具有明显的诗意的美、宁静的美和智慧的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休闲文学对道统的淡化而使诗意更强,晚明文人在庸俗中感悟人生与文学,升华人生的诗意情怀,在蝇营狗苟的现实之中,用诗一样的语言在文学中构造一种境界。与这种诗意并存的是一种静态美,即宁静之美,来自于一种内在自由自适的心境,与这种心境相一致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的冷静、佛家的禅静、道家的虚静等理念的体现。这种诗意、宁静都来自文人的智慧,文人智慧含蓄地出现在创作之中,文人的智慧借文学的语言得以充分表达,文人的智慧之美,是他们的才华修养在文学上的表现,这种意味为文人所特有。 第十章从功能转变角度论述晚明休闲文学的特征。晚明休闲文学产生于发达的商业城市,意味着文学的休闲性由乡村休闲转向都市休闲;这一转变带来了休闲文学的功能转变,使文人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人与文学的传统角色在晚明受到了挑战,写作的启蒙教化功能弱化,休闲功能凸显;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费品,城市的商业特征更加明显,文学的消费功能也更加突出,文人们的创作开始取悦读者,这是城市生活商品化的必然,从而使文学的消费功能取代启蒙功能成为休闲文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休闲文学透露出一种信息,即文学的远离功利,这是文人创作更加理智化的结果,而不是愤世嫉俗的逃避,是对健康、平衡状态的回归,是对崇高、和谐的文学的回归,这也意味着文学开始由避世转向适世。 晚明文人的休闲品味不仅体现在文学中,而且体现在整个社会生活和其他艺术领域。晚明文人在艰难中升华了生活和艺术,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但文学因较多迁就生活而从文雅走向媚俗。由于篇幅、时间所限,休闲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只是稍加涉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休闲及休闲文学
    二、我国休闲及休闲文学的研究状况
    三、中国古代休闲文学研究的意义
    四、本论文研究的范围
第一章 中国古代休闲的词源探究
    第一节 汉字“休”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汉字“闲”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休闲”
    第四节 与西方休闲的不谋而合
第二章 中国古代休闲文学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休闲文学的萌芽
        一、儒家之休闲
        二、道家之休闲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休闲文学的自觉与休闲
        一、文学之自觉
        二、文学之休闲
        三、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第三节 魏晋后的休闲文学
        一、隋唐五代:建功立业之余的休闲文学
        二、宋元朝:休闲文学的无奈与世俗化
第三章 晚明休闲文学之物质压力的摆脱
    第一节 自然乡村到文化都市的转变
    第二节 晚明文人金钱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文人治生
        一、润笔治生
        二、仕途生财
        三、文人从商
    第四节 衣食无忧滋生休闲文学
第四章 晚明休闲文学之文化压力的摆脱
    第一节 社会政治环境的畸形放松
        一、晚明政治的畸形放松
        二、舆论空间的畸形宽松
        三、晚明文人的逆境求闲
    第二节 文人自由心性的形成
        一、阳明心学与李贽童心说
        二、文人任性自由性格的形成
        三、佛道之影响
    第三节 求适求闲导致休闲文学的产生
第五章 社会休闲活动对晚明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公共休闲活动
    第二节 文人的休闲社交
    第三节 与休闲文学最密切的休闲活动之一:梨园之热
        一、晚明文人的戏曲之好
        二、剧本的案头化
    第四节 与休闲文学最密切的休闲活动之二:山水之游
        一、如痴如醉的山水之嗜
        二、山水之游与文人之休闲品味
第六章 地域环境对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世间乐土在江南
        一、关于江南
        二、江南自古富庶
        三、江南奢侈享乐
    第二节 人杰地灵造就江南品味
        一、自古多才子
        二、江南文化造就江南休闲品味
    第三节 南北方文学艺术的差异
第七章 晚明休闲文学及休闲文人
    第一节 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文学的普及
    第二节 休闲性阅读与休闲性创作的统一
        一、休闲性阅读的推动作用
        二、休闲创作观的最终形成
    第三节 晚明休闲文学中的小说与戏曲
        一、小说的阅读与戏曲的观赏
        二、价位决定晚明小说的主要阅读群
        三、晚明文人与小说的发展
    第四节 晚明休闲文学中的小品与笔记
        一、小品:最畅销的休闲文学
        二、主要的小品文作家及作品
        三、晚明笔记
    第五节 晚明休闲文人群的主要类型
        一、非官场休闲文人群
        二、官场休闲文人群
第八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主体创作特征
    第一节 天真自然 不事雕琢
        一、文章妙在自然灵性
        二、真作还在自家心
        三、晚明文人的理与情
    第二节 休闲文学的畸形化
        一、文人畸形休闲
        二、大痴大畸才有大作
        三、晚明文人情欲写作的休闲意义
    第三节 无法割裂的道德传统
        一、无法割裂的道德传统
        二、反思少年痴狂
        三、经世致用取代声色之欲
第九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诗意的美
        一、充满诗意的语言
        二、轻巧本色外表下的诗意
        三、诗意的生存与创造
    第二节 宁静的美
        一、静为噪君
        二、宗教的宁静
    第三节 智慧的美
        一、智慧的笔法
        二、智慧的内涵
        三、文人智慧的有意彰显
        四、文人品味的有意彰显
第十章 晚明休闲文学的功能特征
    第一节 从经世到休闲
        一、经世到休闲
        二、晚明文人笔下之闲人闲情
        三、晚明文人之闲笔
    第二节 由启蒙到消费
        一、消费的产生与演变
        二、晚明休闲文学中的消费意识
        三、休闲文学消费过程中的托名盗版现象
    第三节 由避世到适世
        一、避世而不离世
        二、游刃有余地出入世间
        三、晚明文学的适世
余论 晚明休闲文学的影响
    一、生活的艺术化
    二、艺术的生活化
    三、晚明休闲文学对于当代文学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家浩;;明朝休闲体育主体多元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年06期

2 陈珣;;论袁宏道闲适思想的历史渊源[J];文学教育(中);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树波;中国传统宗教的休闲智慧[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玲玲;《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红卫;祁彪佳诗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郑鹿敏;明代北京居民休闲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佳;唐代文士休闲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永平;李渔散文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0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50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