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主题与中国新世纪文学的超越性面向
发布时间:2020-12-26 03:35
《圣经·旧约》中"出埃及"的宗教主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叙事资源,不仅有着宗教启示方面的意义,同时也受到作家们的关注,被不断沿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在中国新世纪文学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以及莫言的《等待摩西》这三部作品,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还是在更深层次的精神关怀上,皆与《圣经》文本中"出埃及"的宗教主题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一方面,这种关联性体现出宗教主题同文本构建策略以及"出走"的文学母题之间的共生互动;而另一方面,其背后更是贯穿着作家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忧思。文学与宗教精神对于表现人类普遍经验和终极关怀上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性,作家对宗教主题的引入更是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使得新世纪文学创作在刻画日常生活的同时转向一种超越日常的新的发展面向。
【文章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出埃及”的宗教主题与文学文本
(一)“离合”型的叙事结构
(二)“出走”的文学母题
二、“出埃及”背后——历史谜题与精神困境
(一)历史表述的破碎状态
(二)现代人的精神孤独
三、在日常中超越日常——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新面向
(一)“向前”的日常生活哲学
(二)“向下超越”与“向上超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艳粉街启示录——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J]. 王德威. 文艺争鸣. 2019(07)
[2]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与文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3”[J]. 张未民.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4)
[3]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精神返乡——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中心[J]. 王建光. 当代文坛. 2017(06)
[4]“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 黄平. 扬子江评论. 2017(03)
[5]新世纪汉语文学的“晚郁时期”[J]. 陈晓明. 文艺争鸣. 2012(02)
[6]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J]. 汪晖. 现代中文学刊. 2011(03)
[7]从《手机》到《一句顶一万句》[J]. 刘震云,陈平原,孟繁华,李敬泽,安波舜,陈晓明. 名作欣赏. 2011(13)
[8]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 张颐武. 河北学刊. 2006(04)
[9]长诗《一个和八个》:郭小川的心灵重创[J]. 郭晓惠. 南方文坛. 2006(01)
本文编号:2938958
【文章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出埃及”的宗教主题与文学文本
(一)“离合”型的叙事结构
(二)“出走”的文学母题
二、“出埃及”背后——历史谜题与精神困境
(一)历史表述的破碎状态
(二)现代人的精神孤独
三、在日常中超越日常——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新面向
(一)“向前”的日常生活哲学
(二)“向下超越”与“向上超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艳粉街启示录——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J]. 王德威. 文艺争鸣. 2019(07)
[2]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与文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3”[J]. 张未民.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4)
[3]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精神返乡——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中心[J]. 王建光. 当代文坛. 2017(06)
[4]“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 黄平. 扬子江评论. 2017(03)
[5]新世纪汉语文学的“晚郁时期”[J]. 陈晓明. 文艺争鸣. 2012(02)
[6]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J]. 汪晖. 现代中文学刊. 2011(03)
[7]从《手机》到《一句顶一万句》[J]. 刘震云,陈平原,孟繁华,李敬泽,安波舜,陈晓明. 名作欣赏. 2011(13)
[8]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 张颐武. 河北学刊. 2006(04)
[9]长诗《一个和八个》:郭小川的心灵重创[J]. 郭晓惠. 南方文坛. 2006(01)
本文编号:2938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3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