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意识
发布时间:2021-01-05 02:03
老舍创作中的平民意识一直是引起学术界浓厚兴趣的文化现象,在这位“人民艺术家”身上,我们轻易就能看到属于普通民众的胸怀与情致。当然,我们所说的“平民意识”中的“平民”,并不仅仅指作家所具有的真实社会地位或身份,更主要的是作家在观察和描写事物时,所体现出来的平民化的价值评判标准和所持道德立场。“平民意识”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一种体现,它不同于对小人物、弱势群体的俯视式的关怀,而要求创作者站与描写对象站在同一立场。它的内涵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平民文学”有相当的渊源关系,可以看作“平民文学”在作者身上的主体性体现。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从他整个人生轨迹和他的全部作品考察,无不充分体现出他观察和评判事物所采取的“平民意识”,以及从这种“平民意识”中所流露出来的平民化的人文关怀。本文首先对“平民意识”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揭示出它的概念和理论背景,并从老舍作品的创作题材、表现手法、价值评判及语言风格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平民意识”。然后通过老舍平民意识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平民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几个方面对老舍创作中的平民意识作一次较为清晰的脉络性的梳理。总...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平民文学的理论背景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平民文学”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老舍创作与“平民文学”的内在同一
第二章 平民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母亲与刘大叔
第二节 宗教意识
第三节 人生经历
第四节 时代思潮
第三章 平民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
第一节 《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
第二节 《离婚》
第三节 《骆驼祥子》
第四节 《四世同堂》
第五节 《茶馆》
第四章 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
第一节 人力车夫
第二节 “京味小说”
第三节 “市民小说”
第四节 通俗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本文编号:295779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平民文学的理论背景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平民文学”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老舍创作与“平民文学”的内在同一
第二章 平民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母亲与刘大叔
第二节 宗教意识
第三节 人生经历
第四节 时代思潮
第三章 平民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
第一节 《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
第二节 《离婚》
第三节 《骆驼祥子》
第四节 《四世同堂》
第五节 《茶馆》
第四章 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
第一节 人力车夫
第二节 “京味小说”
第三节 “市民小说”
第四节 通俗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本文编号:2957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95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