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网络小说到数字超文本文学——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中文原创女性网络文学

发布时间:2021-02-28 04:30
  营利性的中文原创网络文学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具有典型的消费品性质。在消费社会背景下,网络文学作者被动地进行规模化同质化作品的生产,而读者也只能在给定的组合蕴涵中进行选择。但与此同时,作者的个性和读者对打开期待视域的追求也使得网络文学依然具有对文化工业的反抗性。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了性别范例概念,网络文学基于性别范例的分离进行分类生产。在女性向网络文学作品中,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同时存在,性别范例和读者的真实性别并没有显著联系。通过网络文学使人愉悦的机制,可以对网络文学和现实主义的关系展开研究,题材荒诞不经的网络文学间接性地反映着现实。数字超文本文学是网络文学的新变体,目前在国内主要以文字冒险游戏的形式存在,代入式体验和替代性满足是其主要吸引人的机制,而其内生的存在互渗使其同时具有对文化工业的反抗性。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 2020,(2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消费主义背景下网络文学读者和作者的关系
二、女性向网络文学中的性别范例考察
    (1)主角
    (2)对象
    (3)支使者
    (4)承受者
    (5)助手
    (6)对头
三、网络文学愚人之由、愉人之源
    (一)融入夸张的情节和题材
    (二)由代入式体验引发的替代性满足
四、从文本文学到数字超文本文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小说的“底层”叙事及其美学风格[J]. 陈焮怡.  中国美学. 2017 (02)
[2]西方文论关键词 女性主义类型小说[J]. 梅丽.  外国文学. 2011(02)
[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传媒——从阿多诺的电视理论谈起[J]. 程红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4]文学的沉默与意识形态话语生成——马舍雷文学本体论评述[J]. 蔡丽.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00)
[5]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和“自动化”[J]. 刘谋.  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3)



本文编号:3055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55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