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1:14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由私塾先生选编的教科书,也是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学术界对其研究,多着眼于选篇优劣、评点得失、注释短长等常规方面的论述,而对其为科举考试服务的选编目的和性质多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或者避而不谈。本文从选和评两个方面对《古文观止》的教科书性质和为科举考试服务的目的以及与八股文写作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古文选本的类型和选本中古文概念的演变。按照选本的选编目的、作用和功能,古文选本大致可分为重文类、尚道类、辑佚类和科举教科书类四种基本类型,而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古文选本中“古文”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区别。《古文观止》科举教科书的性质决定了其所选之文为“载道之文”,与八股文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同一性。第二章论述了《古文观止》成书的背景。首先,清初“崇儒尊孔”的文化政策和理学的官化所形成的“醇雅”文风限定了《古文观止》选编文章内容的“雅正”特点;其次,自南宋以来“以古文为时文”的实践使得古文和时文既双向互动又互相交融和渗透,而二者的这种关系是通过古文选本的选评实现的,《古文观止》正是古文和时文这种关系的体现;再次,南宋以来的古文选本对...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古文观止》
一、选海遗珠:《古文观止》“观之止”
二、沾溉后学:《古文观止》“观不止”
三、学海回眸:《古文观止》研究述评
第一章 古文选本与古文观念
第一节 古文选本概说
第二节 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与古文选本中的古文观念
第二章 《古文观止》选评的背景
第一节 清初的文化政策和“醇雅”文风对《古文观止》的影响
第二节 文籍的敕修与《古文渊鉴》的垂范意义
第三节 明清文学思潮及科举世风对《古文观止》选评的影响
第四节 《古文观止》选评的选本背景
第三章 《古文观止》的选编
第一节 “集古今人之选”
第二节 《古文观止》的选编特点及其与时文写作之关系
第三节 科举世风与《古文观止》的古文统系
第四章 《古文观止》的评点
第一节 遍采名家旧注而参以己私
第二节 《古文观止》的评点与清初科举八股文写作之关系
附录一 《古文观止》序例
附录二 《古文观止》选文与前代及同时同类选本对照表
附录三 历代科举教科书类古文选本举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廷学术宗尚对桐城派文论及其选本实践的影响[J]. 王兵. 北方论丛. 2008(04)
[2]八股文与古文谱系的嬗变[J]. 李光摩. 学术研究. 2008(04)
[3]方苞的古文“义法”与科举世风[J]. 罗军凤. 文学遗产. 2008(02)
[4]两千载传统集萃 三百年蒙学范本——《古文观止》述论[J]. 李凭. 图书馆论坛. 2007(06)
[5]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J].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6]论先秦时代的文学活动[J]. 赵逵夫.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7]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J]. 龚延明,高明扬.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4)
[8]建国以来《古文观止》研究述略[J]. 王兵. 江淮论坛. 2005(03)
[9]论“文选”类总集文体排序的规则与体例[J].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刘歆争立《左传》始末略论[J]. 黄觉弘.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D]. 孟伟.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311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古文观止》
一、选海遗珠:《古文观止》“观之止”
二、沾溉后学:《古文观止》“观不止”
三、学海回眸:《古文观止》研究述评
第一章 古文选本与古文观念
第一节 古文选本概说
第二节 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与古文选本中的古文观念
第二章 《古文观止》选评的背景
第一节 清初的文化政策和“醇雅”文风对《古文观止》的影响
第二节 文籍的敕修与《古文渊鉴》的垂范意义
第三节 明清文学思潮及科举世风对《古文观止》选评的影响
第四节 《古文观止》选评的选本背景
第三章 《古文观止》的选编
第一节 “集古今人之选”
第二节 《古文观止》的选编特点及其与时文写作之关系
第三节 科举世风与《古文观止》的古文统系
第四章 《古文观止》的评点
第一节 遍采名家旧注而参以己私
第二节 《古文观止》的评点与清初科举八股文写作之关系
附录一 《古文观止》序例
附录二 《古文观止》选文与前代及同时同类选本对照表
附录三 历代科举教科书类古文选本举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廷学术宗尚对桐城派文论及其选本实践的影响[J]. 王兵. 北方论丛. 2008(04)
[2]八股文与古文谱系的嬗变[J]. 李光摩. 学术研究. 2008(04)
[3]方苞的古文“义法”与科举世风[J]. 罗军凤. 文学遗产. 2008(02)
[4]两千载传统集萃 三百年蒙学范本——《古文观止》述论[J]. 李凭. 图书馆论坛. 2007(06)
[5]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J].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6]论先秦时代的文学活动[J]. 赵逵夫.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7]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J]. 龚延明,高明扬.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4)
[8]建国以来《古文观止》研究述略[J]. 王兵. 江淮论坛. 2005(03)
[9]论“文选”类总集文体排序的规则与体例[J].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刘歆争立《左传》始末略论[J]. 黄觉弘.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D]. 孟伟.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3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6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