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中游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0:3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步入平常百姓家,“旅游文学”开始从复苏走向繁荣,从主流走进民间。这一切为研究旅游文学提供了可能。 本文首先从社会背景、题材选择、表达方式、美学内涵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对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上也称之为新时期以来)的转变历程;然后,探讨了这一阶段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呈现形态,分别从写作目的、描写地点、作品风格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描述;文章研究的重点落在了旅游文学的母题形象上,分别对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作了形象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阐述;最后,扼要叙述了旅游文学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可以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旅游文学的研究对历史传统和当下的现实都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未来也将会成为一个业界的热点话题,而这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主流到民间
一、 时代的记忆
二、 个性与历史
三、 转型与传播
第二章 多元化的呈现
一、 多元的写作动机
二、 不可回避的地点
三、 行走中的风格
第三章 人与自然
一、 永恒的自然
二、 自然中的人
第四章 文学及其他
一、 文学中来来去去
二、 走出文学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创作一览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J].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1999(03)
[2]评郭保林的散文创作[J]. 贾焕亭. 海南师院学报. 1997(04)
[3]当代散文之艺术嬗变[J]. 佘树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5)
本文编号:3064238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主流到民间
一、 时代的记忆
二、 个性与历史
三、 转型与传播
第二章 多元化的呈现
一、 多元的写作动机
二、 不可回避的地点
三、 行走中的风格
第三章 人与自然
一、 永恒的自然
二、 自然中的人
第四章 文学及其他
一、 文学中来来去去
二、 走出文学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创作一览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J].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1999(03)
[2]评郭保林的散文创作[J]. 贾焕亭. 海南师院学报. 1997(04)
[3]当代散文之艺术嬗变[J]. 佘树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5)
本文编号:3064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6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