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初上海文坛景观 ——从1933年《申报·自由谈》看上海文化态势
发布时间:2022-01-23 17:56
《申报·自由谈》是我国副刊史上一个重要的阵地,对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把文学与人民大众连接起来,把文学带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1932年12月1日到1934年5月9日黎烈文时期的《申报·自由谈》,更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芒。三十年代初期,“左翼思想”面临着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既要突破蒋介石政府的压制,又需要一扇跟大众接触的窗口。1932年的改革的《申报·自由谈》正好发挥了这个作用。 本文通过撷取《自由谈》上的三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批评“词的解放运动”、“国难意识的规训”以及“批评复古风潮”,分别从反、正两个方面去考察“左翼思想”是如何把《自由谈》建构成自己的阵地。 经过研究,发现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三种力量之间抗衡的过程,一是上海本土人文历史所建构的认知,一是蒋介石政府对上海市民的规训而形成的认知,一是“左翼思想”在上海市民中的渗透而形成的认知。后者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些具体的现象进行批判,减弱前两者对《自由谈》读者的影响,从而把兼容并包的《自由谈》实质上变成自己的阵地,并通过这一个阵地重构大众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认知。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这过程的考察,去呈现三十年代初上海的文坛...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反面的建构:批评“词的解放运动”
一、曾今可与“词的解放运动”
二、“左翼思想”对“解放词”的批评
第二章 正面的建构:国难意识的规训
一、苦难叙述的泛滥
二、时政批评的高潮
三、“腰斩张资平”风波
四、“回到农村去”大讨论
第三章 阵地的形成:批评复古风潮
一、鲁迅与施蛰存的笔战
二、曹聚仁与文字改革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荡年代的《申报·自由谈》[J]. 马雅虹. 纵横. 2004(09)
[2]“充满着一种轻灵的风味和快乐的情调”——论曾今可的小说创作[J]. 孙庆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3]史量才的报刊活动及编辑思想[J]. 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本文编号:3604880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反面的建构:批评“词的解放运动”
一、曾今可与“词的解放运动”
二、“左翼思想”对“解放词”的批评
第二章 正面的建构:国难意识的规训
一、苦难叙述的泛滥
二、时政批评的高潮
三、“腰斩张资平”风波
四、“回到农村去”大讨论
第三章 阵地的形成:批评复古风潮
一、鲁迅与施蛰存的笔战
二、曹聚仁与文字改革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荡年代的《申报·自由谈》[J]. 马雅虹. 纵横. 2004(09)
[2]“充满着一种轻灵的风味和快乐的情调”——论曾今可的小说创作[J]. 孙庆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3]史量才的报刊活动及编辑思想[J]. 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本文编号:3604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0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