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1 01:16

  本文关键词: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进化心理学 文学批评 天性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摘要】:文学活动,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精神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被冠以科学之名的学院心理学所忽视。进化心理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理论基石,试图对这一现象作出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的探究。 Geoffrey Miller提出了艺术的“性炫耀”假说,认为艺术主要是在求偶背景中产生的,是艺术家代价高昂的神经适应信号,一种认知上的“孔雀效应”。Steven Pinker用艺术的副产品假说,用“奶油蛋糕”借喻艺术,人类拥有进化而来的特定的认知偏好,艺术能够激发这些认知偏好。Ellen Dissanayake和Brian Boyd坚持艺术的适应器主张,分别认为艺术源于母婴的亲密接触和注意的发展。但是,他们对于艺术的界定过于宽泛,倡导的理论不具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普适性。John Tooby和Leda Cosmides,通过对小说的考察,提出文学活动是大脑的组织模式。那么,文学活动,特别是小说,究竟是人类为了增强性吸引力的装饰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副产品?是适应自然所形成的适应器?还是一种大脑的组织模式?梳理和分析这四种主要理论,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证据,笔者认为将文学活动视作进化而来的适应器,似乎更具有理论建构意义。 在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方面,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一直纠结于谁具有“科学”的权威。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进化心理学的文学批评,都有成功的范例。然而,量化分析法在提供宏观共性的同时,放弃了文学的个体细腻化,而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生命。质性研究能够深入文学作品的内蕴,能够在进化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视野上,对人类的内心世界进行显微镜式的探幽,更符合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 进化心理学的文学批评,质性研究的篇幅多于量化分析,但大多集中于人类择偶主题,将进化心理学的相关两性择偶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具体的文学作品案例分析。该文试着以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福楼拜的生平,并对其成名作《包法利夫人》,在两性择偶的策略冲突的主题分析基础上,拓展了新的视角,用模块理论和分离机制两个视角,对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 文学批评 天性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4
  • 第1章 进化心理学视角的文学理论14-29
  • 1.1 性炫耀假说14-16
  • 1.2 副产品假设16-18
  • 1.3 适应器假设18-23
  • 1.4 大脑组织模式23-24
  • 1.5 小结: 文学艺术——适应器24-29
  • 1.5.1 文学艺术的含义25
  • 1.5.2 文学艺术的大脑加工机制25-27
  • 1.5.3 文学艺术的功能27-29
  • 第2章 进化心理学视角的文学分析方法29-37
  • 2.1 量化分析方法29-34
  • 2.2 质性研究或个案分析34-37
  • 第3章 进化心理学文学批评案例37-64
  • 3.1 福楼拜其人37-47
  • 3.1.1 性情37-39
  • 3.1.2 生命哲学39-41
  • 3.1.3 情感经历41-47
  • 3.2 《包法利夫人》47-53
  • 3.2.1 爱情48-50
  • 3.2.2 婚姻50-51
  • 3.2.3 性51-53
  • 3.3 文学与天性53-64
  • 3.3.1 双重择偶策略的冲突54-57
  • 3.3.2 爱情、婚姻和性的模块独立性57-61
  • 3.3.3 想象与现实的分离机制61-64
  • 第4章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72
  • 后记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琰;;解释心理起源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2 刘晓峰;贾林祥;;进化心理学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荣伟玲;;繁衍动机与精神进化[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8年14期

4 王明会;张晓静;;进化心理学看母女“共生”[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3期

5 田平;思维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思维的社会功能——进化心理学思维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高雯,杨丽珠;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娟;;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解读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J];消费导刊;2009年22期

8 赵敦华;为共同人性辩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陈朝;;美女进化论——进化心理学与女性之美[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34期

10 邹媛园;;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罗勇;;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永春;;论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国华;;坚持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描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2008’西部文学论坛——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2 梁鸿鹰;张扬文学批评的现实力量[N];团结报;2009年

3 记者 姜小玲;全媒时代,文学批评要出声音[N];解放日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徐兆寿;文学批评应有的气质[N];人民日报;2011年

5 张涛甫;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s,

本文编号:596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96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