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初期艺术的内在联系
发布时间:2017-08-11 02:14
本文关键词: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初期艺术的内在联系
更多相关文章: 哥特式晚期 艺术风格 抽象 人文 文艺复兴初期
【摘要】:基督教在欧洲整个中世纪的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当时的艺术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也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人们将中世纪美术也称为基督教美术。基督教美术,指的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各个地方官方的一种美术式样。它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为了巩固贵族和都会的统治而宣扬基督教教义里的崇拜封建帝王的观念和神学思想。基督教艺术的风格特点是通过教堂的建筑、绘画、雕刻和镶嵌画等艺术手法来营造出神秘和肃穆的宗教氛围,并且用理性、神圣的形式来达到感情上的升华。因为基督教最早是起源于中东,所以当它在欧洲以一种文化形态确立的时候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与此同时,当时的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时候,并不会完全放弃古希腊罗马一直延续下来的古典文化传统,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融合吸收并改造的过程,尤其是表现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这种融合吸收并改造的过程表现在欧洲中世纪艺术上就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家们一直都是尝试用不断探索研究出的新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出对宗教的虔诚的态度,而并不在意他们所塑造的形象是否是生动的、逼真的。所以我们现在来看欧洲中世纪的艺术作品时会感觉有的作品显得很不和谐,比较抽象。拿欧洲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相比较的话,我们不难看出,文艺复兴初期艺术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注重自然、真实与人文。文艺复兴初期所有的创作大都是围绕着贴近于生活的人这一主题。在这个时期的作品无一例外都要求打破当时的封建制度对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束缚,,打破宗教艺术一直要求体现的神权和禁欲主义。转向开始重视人文,包括人的感观、信仰以及人的世界观。通过将哥特式晚期的艺术作品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和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文艺复兴早期出现的作品中有很大部分都是以宗教题材为主。不过这个时期的宗教艺术,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艺术,已经慢慢的从封建制度下封建教会的宗教艺术中脱离了出来。早期的文艺复兴艺术是在当时商品经济的逐渐繁荣和政治的稳定以及文化政策越来越宽松的条件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从艺术的局面上,人们普遍认为早期文艺复兴艺术的兴起是对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一种分离和决裂,文艺复兴初期大量的宗教艺术作品的出现只是对哥特式晚期艺术的一种惯性,还没完全从中摆脱出来而已。但是,我认为通过对哥特式晚期的艺术作品和文艺复兴初期的这些艺术作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基督教文化一直贯穿在这两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基督教文化与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并不只是一种共同存在的关系。在当时意大利以及欧洲各国在文化上依然是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即使文艺复兴初期开始研究古罗马的艺术恢复古罗马艺术的风潮,但是并没有改变基督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中的主导地位。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西方美术已经建立了以基督教艺术精神为核心的艺术传统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基督教的精神和它宣扬的神权主义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西方文化艺术的审美的价值观。文艺复兴早期开始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得西方艺术也开始从中世纪的表现倾向转移到现实、自然、人文的风格上来。但就文艺复兴早期开始宣扬的人文主义而言,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通过对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哥特式晚期艺术作品相比较后,就更能体会到当时的人文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基督教思想。对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言,基督教思想其实才是他们进行创作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源源不断的灵感的来源。文艺复兴早期开始注重的人文主义的艺术,表达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然而人文主义的根本基础却是宗教。所以,虽然文艺复兴初期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导致基督教逐渐衰亡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研究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的变化却发现,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艺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文艺复兴早期所展现出的宗教艺术的繁荣发展,是基督教思想摆脱了封建的思想束缚和压迫后发挥出的一种文化创造力。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成就实际上是基督教文化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升华,如果我们把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割裂开来,认为进入文艺复兴早期开始人们就彻底抛弃了基督教思想,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社会的变革之间是如何统一起来的。也就看不到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变革的力量。
【关键词】:哥特式晚期 艺术风格 抽象 人文 文艺复兴初期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110.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2
- 1.1.1 选题的目的12
- 1.1.2 选题的意义12
- 1.2 论文选题的学术背景12-13
- 1.2.1 国内背景12-13
- 1.2.2 国外背景13
- 1.3 结合科研课题及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 试验设计方案14
- 1.5 创新点及结论14-15
- 第2章 基督教艺术从兴起到晚期哥特式艺术的发展脉络15-34
- 2.1 基督教艺术的兴起和发展15-23
- 2.1.1 早期基督教艺术(公元 2 世纪--公元 5 世纪)16-17
- 2.1.2 拜占庭美术(公元 3 世纪--公元 15 世纪)17-20
- 2.1.3 哥特式美术(公元 12 世纪--公元 15 世纪)20-23
- 2.2 哥特式艺术的发展与变革23-34
- 2.2.1 哥特式建筑的变革23-28
- 2.2.2 哥特式雕塑的变革28-30
- 2.2.3 哥特式绘画的变革30-31
- 2.2.4 哥特式晚期艺术世俗化31-34
- 第3章 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的发展与变革34-43
- 3.1 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与变革34-40
- 3.2 意大利其他地区早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40-43
- 第4章 晚期哥特式艺术与文艺复兴初期艺术的区别与联系43-48
- 4.1 哥特式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区别和联系43-44
- 4.2 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初期雕塑作品的对比44-45
- 4.3 哥特式绘画与文艺复兴初期绘画的发展变革45-48
- 第5章 哥特式晚期与文艺复兴初期艺术作品中的文化传承48-53
- 5.1 基督教思想对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产生的积极作用48-51
- 5.2 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中的宗教思想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四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文化的连续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653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5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