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聪英译现代抒情散文词汇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3:04
本文关键词:刘士聪英译现代抒情散文词汇转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美学 刘士聪 韵味说 词汇转换 现代散文
【摘要】:自古以来,美学和翻译学的联系就十分紧密。20世纪后,翻译美学在当代中国走进了百花齐放的时代。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学者都推动了中国翻译美学史的发展。傅雷推崇“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钱钟书提出了化境理论,刘士聪则在金岳霖的“译味”的基础上提出了“韵味说”,这一理论对于散文翻译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散文,这一重要的文体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散文翻译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于翻译审美主体来讲,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的韵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以刘士聪的“韵味说”为理论依据,从词汇转换角度分析刘译现代抒情散文对其理论的实现程度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结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这部分介绍了翻译美学的中西方研究状况以及中国学者对刘士聪“韵味说”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中作者简述了散文及抒情散文的定义和特点。第三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刘士聪的生平和译作并分析了“韵味说”。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以“韵味说”为理论依据,从词汇转换的角度分析了所选取的刘译现代抒情散文。结论部分分析了这篇论文的长处和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翻译美学 刘士聪 韵味说 词汇转换 现代散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Introduction11-14
- Chapter Ⅰ Literature Review14-25
- Chapter Ⅱ Prose and Lyric Prose25-35
- 2.1 Types of Prose25-27
- 2.2 Features of Prose27-30
- 2.3 Lyric Prose30-35
- 2.3.1 The Definition of Lyric prose30-31
- 2.3.2 Features of Lyric Prose31-32
- 2.3.3 Types of Lyric Prose32-35
- Chapter Ⅲ Liu Shicong and His "Artistic Flav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35-48
- 3.1 Introduction to Liu Shicong35-38
- 3.1.1 An Excellent Professor35-36
- 3.1.2 A Superior Translator36-38
- 3.2 An Overview of Liu Shicong's English Translation Texts of Moder Lyric Prose38-39
- 3.3 The Thought of "Artistic Flav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39-48
- 3.3.1 Research on the "Artistic Flav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40-44
- 3.3.2 The Thought of "Artistic Flav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44-48
- Chapter Ⅳ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LyricPr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s Conversion48-60
- 4.1 Th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Pieces of Modern Lyric Prose48-52
- 4.1.1 Introduction to Shen Congwen and Mr.Situ Qiao as I Knew Of49-51
- 4.1.2 Introduction to Xiao Hong and A Few Memories of Mr.Lu Xun51
- 4.1.3 Introduction to Flower Bed51-52
- 4.2 The Analysis of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lected Modern Lyric Pr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s Conversion52-60
- 4.2.1 The Sound and Rhythm52-54
- 4.2.2 The Images and Atmosphere54-57
- 4.2.3 The Unique Language57-60
- Conclusion60-61
- Bibliography61-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从“韵味”说来看汉语散文英译——以张培基译“故都的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胡桂丽;;散文情韵的完美再现——浅析张培基、刘士聪先生的英译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高巍,刘士聪;从Moment in Peking的写作对汉译英的启示看英语语言之于汉语文化的表现力[J];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4 陈宏薇;;野草之韵的成功再现——刘士聪英译散文《野草》赏析[J];外语教育;2003年00期
5 赵秀明;文学翻译的“韵味”说——论刘士聪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12期
6 刘士聪,张保红;领悟文章的韵味[J];中国翻译;2000年05期
7 刘士聪;对《位置的道理》英译文的点评意见[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8 刘士聪;对《快餐的精神分析》英译文的意见[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9 刘士聪;;关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变通[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10 孙建成;温秀颖;;翻译美学思想与译作的审美重构——简评刘士聪文学翻译美学思想[J];中国翻译;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653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5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