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语言的意象性表达与感受意

发布时间:2017-08-16 15:35

  本文关键词:文学语言的意象性表达与感受意


  更多相关文章: 感受意 高意象性表达 低意象性表达 文学创新 随附性


【摘要】:文学语言是心智活动的反映。高意象性表达容易唤起意象表征,在非概念性体验的呈现和感受意的引发中起到重要作用。低意象性表达的认知更多地依赖言语语境因素,能够在与高意象性表达互动中提炼出变异性感受意。文学创新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感受意的创新,自由意志的发挥受到随附性的影响和制约。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感受意 高意象性表达 低意象性表达 文学创新 随附性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小说语篇世界研究》(TJWW13-007)
【分类号】:I045
【正文快照】: 1.心智哲学与文学语言研究心智哲学是一种与身体、大脑、心智、无意识、本能以及内在语言和隐喻相关的新的经验哲学体系。心智哲学不再把语言活动看作哲学直接研究的对象,而是把语言活动看作心智活动的反映。基于心智哲学的语言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作为心智哲学研究的工具,揭示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从意向性理论看强调的本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秦峰;;心智哲学视域下的反讽话语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牟之渝;;隐喻表征的模因特性新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龙德银;赵鑫炎;;课堂语码转换的意向性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龙德银;;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仿拟运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6 张先刚;;语篇中的在先态度——基于意向性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徐盛桓;;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何爱晶;;意向性视域下的“淘宝体”[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牟之渝;;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反思[J];海外英语;2012年11期

10 徐盛桓;;从心智到语言——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倩;委婉表达新论[D];河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艳;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的认知解读[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2 华鸿燕;委婉语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D];河南大学;2012年

3 朱红明;言外转喻意向下的歇后语解读[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4 周琦;言外转喻的心智哲学视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春辉;指类句生成及解读的意识意向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易毅;轭式搭配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任婧;英语短语动词中up和down的方位性隐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蔡曙山;;20世纪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发展走向——以塞尔为例[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2 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于爽;;当前国内分析哲学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侧记[J];哲学研究;2009年06期

6 陈晓平;;“随附性”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7 孙伟平;崔唯航;;利益:社会历史活动的基础和动因——读王伟光《利益论》[J];哲学研究;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模糊意象性喻体的类型与结构分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张卫;;根艺的意象性[J];中国花卉盆景;1989年06期

3 刘钢;;中国写实人物画的意象性特征与价值取向[J];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陈冉冉;;视觉传达中意象性语言的表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冉令江;;论现代刻字艺术的意象性及其构造[J];艺术探索;2010年04期

6 吕秀利;;试论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7 吕秀利;;试论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8 肖君和;关于艺术的根本特征问题[J];人文杂志;1984年06期

9 岛子;;陆强的意象性抽象绘画[J];画刊;2012年11期

10 赵永强;;浅谈山水画意象性空间感的表现[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芒;;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纯菲;;谈泰戈尔诗歌的意象性叙述[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岩;我在创作中对中国画意象性的认识[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媛;中国画写生中的意象性追求[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唐晓娟;意象性油画中线的表现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4 范艳芬;从《韩熙载夜宴图》谈传统绘画中色彩的意象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立媛;创作中对油画意象性的理解与探索[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晓晖;试论风景油画中的意象性语言倾向[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7 张立波;视觉图形的意象性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8 邵宇;戏曲脸谱的意象性审美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于仁春;论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性[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10 崔淼;“随类赋色”与中国绘画的意象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4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84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