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英汉对比看李清照词的个性特点

发布时间:2017-08-22 08:25

  本文关键词:从英汉对比看李清照词的个性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同构关系 衔接 李清照诗词


【摘要】:汉语的意合性特别便于组合成同构的诗句,而要用形合分析性的英语再现同样的意义内容,就往往不得不舍弃形式,以其他手段代替同构衔接。语篇的同构包括重复、添加、交替和拼合。李清照的词个性鲜明,所以对她的词的翻译版本也各有千秋,所以本文选择了许渊冲和杨宪益两位译家的译本,从同构关系分析李清照的词。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同构关系 衔接 李清照诗词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胡壮麟先生对语篇衔接的同构作了详细的阐明,他认为同构关系主要包括重复、添加、交替和拼合4类。但最能显示英汉语篇衔接在同构手段上的差异的,是汉语古诗词的英译。其原因就在于汉语的意合性特别便于组合成同构的诗句,而要用形合分析性的英语再现同样的意义内容,就往往不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肖;;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张晓光;;基于功能理论下的英译汉中的情态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赵宏伟;;英语语调在语篇中的连贯构建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王萍;;毛泽东诗词与语义模糊数字的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陈文华;从标记主位视角看小说《鸡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勇芳!410075研究生楼217室;英汉语结构差异在汉诗英译中的表现[J];中国翻译;2000年04期

2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肖丹;;高校色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2期

4 周静敏;;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鸟鸣涧》的两个英译本[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2期

5 罗海燕;;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本的语篇功能的分析[J];考试周刊;2008年33期

6 徐颖;;小说风格的保存——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傲慢与偏见》风格的翻译[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徐朝;吴琳;;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评《宿建德江》的三个译本[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林国清;;古典悲剧、悲喜剧与宗教祭祀仪式同构关系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9 杜雨梅;论艺术语言中“意象”的同构关系[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慧君;;图形语言中的重象同构与变象同构[J];美术大观;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郦青;;论韵体译诗之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青松;像似符号思维与文学创作[N];文艺报;2006年

2 陈源;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仵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安宁;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旭;审美意识与文体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18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18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