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双会:从老庄、叔本华到王国维的审美观照理论
本文关键词:物我双会:从老庄、叔本华到王国维的审美观照理论
【摘要】:本文在梳理中国审美观照理论的生成过程中,重点探讨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对老庄艺术精神与叔本华美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王国维借鉴西方美学思想来研究和分析中国艺术精神,把中西不同的美学观念与思维模式整合起来,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照理论,从而成为中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老庄 王国维 叔本华 审美观照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12AZD090)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物我双会”作为中外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从艺术发生学的维度追问文学创作与审美体验的生成过程,强调审美观照肇始于作为客体的“物”与作为主体的“我”之间的感应关系。“物我双会”的审美观照理论表征着文艺的功能由伦理教化一极向主观体验一极的位移。一、道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曹顺庆;;唯科学主义与中国文论的失语[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乐黛云;;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陈乃焕;;丑角——浅谈丑角的作用及表演中[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10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914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1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