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高明《琵琶记》用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7:10

  本文关键词:高明《琵琶记》用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明 戏曲用韵 中原音韵 永嘉方言


【摘要】:《琵琶记》是元朝末年温州永嘉人高明所作,它是南戏的代表剧目之一。高明,字则诚(1082-1359),号菜根道人,他是元末戏曲作家。《琵琶记》共四十二出,以双线为结构,形成了对比强烈的结构布局,大概有五万多字,401个韵段。本文主要以《琵琶记》所有的韵文部分,包括全部曲词和道白中的韵文为材料,通过对戏剧中韵例和韵脚分析和归纳,总结《琵琶记》韵部系统及用韵特点,并对该剧中某些特殊韵例做分析,确定其用韵中特殊语音现象。高明《琵琶记》韵部系统基本上反映了的是《广韵》的韵部体系(通语韵系),但也有其特殊的用韵情况。由于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于高明的《琵琶记》之后,而《中原音韵》韵部系统基本上与现代普通话的音系相一致,因此将《琵琶记》的用韵体系与《中原音韵》的音系做比较,能够反映出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并且能够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运用历史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发现戏剧不仅是分析汉语语音史的宝贵资料,而且能够反映出某些方言音变的现象。由于南戏产生发展于北宋末叶至明嘉靖末期,它是由最初的“温州杂剧”繁衍而成的民间艺术的总称。而《琵琶记》作为南戏的代表剧目之一,产生于温州永嘉地区,主要是用南曲演唱,与元代兴起的北曲杂剧相区别,又称“南曲戏文”。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温州瑞安地区方言的语音特点。学术界目前对于戏曲用韵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并且形成了戏曲音韵学这门学科,其实质是戏曲的小学,目的在于最经济、彻底地解决戏曲的字音问题。而字音问题的关键是“文乐一体”,这个又在于“声词一致”。通过将南戏《琵琶记》的用韵情况与诗词的用韵情况相比较,分析出戏曲用韵和诗歌用韵的差别,以便更好的总结出戏曲用韵的特点。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概况、《琵琶记》韵部系统、《琵琶记》的用韵特点与《中原音韵》及方言语音的比较。
【关键词】:高明 戏曲用韵 中原音韵 永嘉方言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南戏与《琵琶记》9
  • 第二节 作者简介9-10
  • 第三节 《琵琶记》的研究现状10-11
  • 第四节《琵琶记》韵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11-15
  • 一、研究意义11-12
  • 二、研究材料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研究价值13-15
  • 第二章《琵琶记》用韵分部15-45
  • 第一节 阴声韵15-30
  • 一、支微部15-19
  • 二、鱼模部19-21
  • 三、皆T嵅,

    本文编号:1041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41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