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段理论下汉语旁格宾语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语段理论下汉语旁格宾语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旁格宾语 语段理论 生成机制 空宾语e 介词脱落 右附加
【摘要】:虽然以往研究能解释汉语中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但仍存在些许不足。语段理论能为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在旁格宾语结构中,动词的内论元为基础生成的空宾语e,旁格宾语实际上是介词脱落后的介词词组右附加到VP。由于e不具有语音特征,不会被拼读出来。因此在语音系统拼读后,最终得到旁格宾语出现在动词之后。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旁格宾语 语段理论 生成机制 空宾语e 介词脱落 右附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102) 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基金项目(2012zzts051)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在“吃食堂”“写毛笔”和“睡沙发”这一类结构中,“食堂”“毛笔”和“沙发”作为动词的非核心论元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占据直接宾语位置,而动词真正的宾语却在结构中隐现。这一特殊的结构成为汉语动宾结构中备受关注的一类。邢福义[1]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宾语代入”,而孙天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艳惠;;短语结构与语类标记:“的”是中心词?[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2 孙天琦;;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J];汉语学习;2009年03期
3 张连文;;基于语段局部域和计算语义方法的约束效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1999年05期
5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6 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7 杨永忠;;Vi+NP中NP的句法地位[J];语言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陈维友;蔡文娟;;韵律对英语诅咒插入语和汉语离合词表达的制约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熊仲儒;;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官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云靖;北京话音节发音的时间结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艳艳;“V一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3 司富珍;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4 周国光;对“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一文的质疑[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5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6 司富珍;;中心语理论和“布龙菲尔德难题”—兼答周国光[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7 邓思颖;;以“的”为中心语的一些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6年03期
8 陆丙甫;;不同学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9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10 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乐雅;;初探对举格式的生成机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健;;从生成词库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和汉语的差异[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胡婷;;从“乖张”准则看小沈阳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刘云;反语的生成机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杨兰;;论汉字修辞的生成机制及接受心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林艳;;语词音义联系及联系机制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1期
7 刘国辉;;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探究——SCF、CI与CB三维互补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韦祖令;;语符的味象生成机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袁佳玲;;浅谈英汉隐喻句生成机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李娟;;试论感谢言语行为的生成机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席晓青;;从语用模糊看幽默言语的生成[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2 卢烈红;;“何莫非”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立霞;吴艳;;现代汉语中的“反结构”现象[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平;从“网语”看汉语传承[N];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2 解正明;基于社会认知的汉语有标记构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子;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林莺;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司罗红;句子功能的线性实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群爱;“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洪静;道歉言语行为的多维透视[D];山东大学;2005年
3 宋金花;受事主语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宗杉;“动词+处所宾语”的句法语义及相关语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慧娟;动结式及相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强;“有”、“没有”型比较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聂绛雯;现代汉语中的外位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贾利平;受事主语句的句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张霞;试析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及翻译[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李恬;双关和仿体对应[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5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