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道孚语的词源结构看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17-10-24 20:41

  本文关键词:从道孚语的词源结构看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道孚语 词源结构 思维方式 藏族


【摘要】:道孚语作为道孚藏族思维的媒介,其语言结构类型上的特点必然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特征具有某种关联。一方面,它是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特征的体现,受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构成思维框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从道孚语的词源结构来分析研究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深层意识,掌握道孚语语言使用群体的语言思维的特点以及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关键词】道孚语 词源结构 思维方式 藏族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道孚藏族母语留存区的语言与文化研究”(11SZYBS04)、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SZYZJ2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14
【正文快照】: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客观世界反映、概括、记忆、综合、分析、比较、选择、创造等的认知功能。而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英全;乔根锁;;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管窥[J];中国藏学;1993年02期

2 方立天;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J];哲学研究;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天鹏;;从原始狩猎巫仪主要元素看傩的史前遗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湛群;;《考工记》五行思想与传统工艺美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崔海洋;;从侗族传统生计看现代农业内涵的不确定性——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9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石梦婕;;文化翻译学建构新探——基于文化语义学的翻译学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孝军;;从徐州地区的自然灾害来看灾异思想融入汉画像石的进程[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野;赵东玉;;先秦“沉玉”风俗始末[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6 王琛;;文化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开焱;;中国文化元编码的形成及其历史基础[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肖丽;黔东南《苗族古歌》“数字”原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白洁;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河贞;;西藏民谚浅议[J];西藏研究;1985年01期

2 方立天;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J];哲学研究;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初;汉语语源研究中的认知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2 袁健惠;;认知隐喻学视野下的同源词词源结构阐释[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陈建初;;汉语语源研究的文化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4 陈建初;;汉语语源研究的文化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5 朱文旭;;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姓氏词的词源结构与等级分化[J];民族语文;1987年01期

6 左林霞;从词系派生看词汇与文化互动[J];江汉论坛;2004年09期

7 刘宝俊;比较词源学研究四例[J];民族语文;1999年02期

8 刘瑞明;;捉迷藏方言趣难称名汇释——论证谐音趣难造词法[J];陇东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周光庆;名词“春”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哲学意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苏连科;;凉山彝族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和词源结构研究[J];民族语文;198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玲;汉语词源研究新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丽君;内蒙古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冯莉;《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0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90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