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言:论《周易》的符号表意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29 00:09
本文关键词:象与言:论《周易》的符号表意模式
【摘要】:《周易》这套古老而独特的符号表意系统历来备受学界关注。从符号学理论切入可以发现,《周易》的符号系统,由"象"系统和"言"系统构成,其"言""象"系统在表意过程中互释,共同在元语言的作用下阐发出意义,并在语境的变化中确立其意图定点。相比于皮尔斯的符号表意理论,《周易》符号表意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言象系统 意图定点 元语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123)
【分类号】:H0;B221
【正文快照】: 一、《周易》符号系统的构成《周易》本是卜筮之书,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随着易学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周易·十翼》的形成发展,它逐步由卜筮研究领域移入哲学文化领域。《周易》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自然有其结构意义,即有其整体性与转换性。而有些论者往往纠结于“言明象”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先q;论《周易》的符号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3 孟庆丽;“言不尽意”与“立象以尽意”——《周易》的言意观探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吴利琴;;论《周易》中的隐喻认知[J];学术界;2009年04期
5 顾明栋;;《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全凤;冯斗;;《易经》——审美之源——浅谈《易经》的审美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李俸s,
本文编号:111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