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芙蓉镇》中的方言运用及其表现功能

发布时间:2017-11-18 00:00

  本文关键词:《芙蓉镇》中的方言运用及其表现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芙蓉镇 方言运用 表现功能


【摘要】:文学作品中方言运用得当,会为作品增添别样的色彩和魅力。古华在《芙蓉镇》的创作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大量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并以其原生态的面貌、灵活性的使用为读者构筑了一个鲜活本真的语言世界,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南国乡村的时代变迁。新时期文学创作应充分挖掘方言中蕴涵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中文系;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282)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古华的《芙蓉镇》作为我国当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一面世就好评如潮,并在1981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它对极左思潮的批判,二是它语言上的地方特色。”[1]《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2]215,为读者还原了历史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永林;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迪;湖南嘉禾伴嫁歌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郭龙生;当代中国普通话推广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4 柯玲;论方言的文学功能[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5 董正宇;;话语改造与方言出场——现代湘籍作家方言写作形式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田中阳;论方言在当代小说中的修辞功能[J];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03期

7 罗昕如;从方言透视古华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3期

8 罗昕如;湖南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现象[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J];前沿;2005年11期

2 常慧;;在“真疯”与“假疯”,“现代”与“民间”中对比——对小说《芙蓉镇》的透视[J];青年文学家;2011年20期

3 耿艳艳;;小城:情与义的旨归——以《芙蓉镇》、《小城无故事》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颜五湘;张式成;;南岭民歌奇葩——嘉禾伴嫁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J];人民音乐;2009年05期

5 鲍继平;;方言“\”的隐性情感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6 张厚刚;流氓无产者的心灵图景及其成因[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罗宗宇;;论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中歌谣现象的叙事类型和成因[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6期

8 刘双喜;;试论中西革命爱情观的异同——以《双城记》和《芙蓉镇》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9 周玉萍;;试论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三位一体”功能[J];青年文学家;2013年27期

10 董青玲;;“乡土小说”写作视角变化探迹——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光凡;含泪写笑 寓庄于谐——《芙蓉镇》的一个艺术特色[J];求索;1983年05期

2 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媭者UO[J];人民文学;1958年07期

3 韩少功;;月兰[J];人民文学;1979年04期

4 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J];上海文学;1997年01期

5 萧黎明;;从郭璞注看名词“子”尾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年04期

6 胡壮麟;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2期

7 侯精一;推行普通话(国语)的回顾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04期

8 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J];作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真假疯人”的癫狂表演——解读《芙蓉镇》的政治叙事学[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韦振;朱波;;解读电影《芙蓉镇》的中国式“温情”[J];电影文学;2008年22期

3 王宗峰;;电影《芙蓉镇》中的身体书写[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薛贵琴;;浅析《芙蓉镇》的语言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5 张帆;;“经济人”的生成与限度——《芙蓉镇》与“新时期”人性论的起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潘旭澜;萧萧数叶,满堂风雨——漫谈《芙蓉镇》的艺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7 罗守让;《芙蓉镇》的语言艺术[J];娄底师专学报;1985年02期

8 金绮芬;;影片《芙蓉镇》的美术构思[J];电影新作;1986年05期

9 康濯 ,谢晋 ,陈荒煤 ,李陀 ,阿城 ,董鼎山 ,徐桑楚 ,黄健中 ,葛炎;从小说到电影——谈《芙蓉镇》的改编(下)[J];当代电影;1986年04期

10 周文虎;明眸幻出万种情——评刘晓庆在《芙蓉镇》中的眼神运用[J];电影评介;198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君梅;;政治抒情与生存叙事——《芙蓉镇》与《活着》之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谱忠;《芙蓉镇》:前代的电影神话及其消逝[N];北京日报;2005年

2 武汉职员 禾刀;“公款”拍摄的本土电影难有生命力[N];长江日报;2012年

3 刘洪波;红卫兵婚纱照风波映照的家史国史[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张祖凤;时代的隐痛[N];宜兴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铜飞;偶然的相遇与必然的契合[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7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97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