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周氏冥通记》疑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16:33

  本文关键词:《周氏冥通记》疑问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周氏冥通记》 疑问代词 疑问副词 疑问语气词 类型


【摘要】:《周氏冥通记》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道家文献,属于日记体著作,口语化程度比较高,但是迄今为止其语法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研究《周氏冥通记》中的疑问句,在前四个章节中着重探讨了疑问句中的三种重要句子成分: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以及疑问语气词,其中主要描绘了“何”等17个疑问代词、“岂”等3个疑问副词以及“邪/耶”等4个疑问语气词在南北朝前后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其中疑问代词较为丰富,既继承了上古的用法,也有一些新兴用法。文中的疑问副词和疑问语气词的则比较简单,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它淘汰了前期的许多疑问副词和疑问语气词;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它的疑问副词和疑问语气词也比同时代文献中的要简略得多。文章的第五部分详尽地为《周氏冥通记》疑问句进行了归类,并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周氏冥通记》疑问句的特点,并将它与《史记》和《世说新语》当中的疑问句进行比较,发现《周氏冥通记》的疑问句有如下特点:1.是非疑问句句型结构更为简略,而且基本都带句末语气词,但疑问语气词数量已经大为减少。2.正反疑问句的句式结构则单纯得多,只有“VP-neg”式,且无一例外,而且无论从句式还是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来看,《周氏冥通记》正反疑问句都要简略得多。3.选择疑问句类型单一,而且没有疑问代词的使用,其中的关联词颇为单调,只有“为”和“为当”两种,但语气词的数量很少,而且只用在后一项选择肢的句尾。4.特指疑问句的疑问代词在数量上大为减少,淘汰了“奚”、“胡”、“孰”、“何物”等,也增加了少数“何”系的疑问代词,其中几乎没有宾语前置的用例,新增了句末语气词“已”,淘汰了句末语气词“哉”。5.反诘疑问句中的疑问副词也减少了很多,淘汰了《史记》时期的“独”、“庸”、“顾”等副词。疑问代词只有“何”系的用例,绝大多数作宾语后置结构,句中也没有疑问语气词“哉”的用法。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注释商兑[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2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注译献疑[J];武陵学刊;2011年05期

3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补苴[J];殷都学刊;2012年02期

4 邓慧红;;《〈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献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注释献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6 周素贞;;《周氏冥通记》量词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9期

7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注释拾补[J];宗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8 刘海平;李晶;;试述《周氏冥通记》、《齐民要术》所反映的南北语言差异[J];语文学刊;2013年03期

9 刘祖国;丁哓娟;;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以《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汪维辉;;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齐民要术》与《周氏冥通记》为例[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燕霞;《周氏冥通记》疑问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2 何建朝;《周氏冥通记》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佳欣;《周氏冥通记》虚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19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19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