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智能全媒体认知体系视阈下的翻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24 06:31

  本文关键词:智能全媒体认知体系视阈下的翻译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全媒体 认知体系 翻译教学设计


【摘要】:智能全媒体认知体系视域下的翻译教学设计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研究:一是专门的智能全媒体认知机制理论,包括智能全媒体学习翻译模型与新双重编码理论;二是一般性的学习型态、认知型态和情感型态等。智能全媒体认知体系视阈下的翻译教学设计应当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背景,探究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关注翻译学习的情境,依托媒体模态,实现优化翻译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跨文化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研究(项目号:GDJG20142107) 2014年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计划项目(项目号:2014GDB12)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A88004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4
【正文快照】: 1引言多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多媒体已具备思考、感知、识别等多维度的智能形态,可用于行为分析,对受众行为习惯进行分析、识别搜索,主动寻找每个人的习惯和爱好,然后通过云计算寻找相应的信息,再分发到个人,还可以感知位置、方向、温度和动作,甚至人的心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绍龙;夏忠燕;;中国翻译认知研究:问题、反思与展望[J];外语研究;2008年04期

2 喻云根;翻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3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4 何高大;;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蔡晓斌;;翻译和谐性的CIN阐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卫强;;翻译中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义偏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卫强;;从认知语言方法论的角度看文化意象翻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哲;;从英语无灵主语句的角度谈如何培养英语思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贾红霞;;可译性的认知理据——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姚文勇;;基于类典型理论的词语翻译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胡佳;;关于隐喻翻译的探讨[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张晴;;《静夜思》英文翻译的概念隐喻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林有苗;;互动翻译观与译入语意义的多维建构[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涂秀青;;认知、逻辑分析与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姚文勇;;基于类典型理论的词语翻译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7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霍跃红;典籍英译译者文体分析与文本的译者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绪可望;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媛媛;文化图式视角下《浮生六记》中的文化因素翻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远芳;从认知视角论诗歌隐喻的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凌红;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D];温州大学;2011年

5 段委委;认知视角下交替传译策略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凤青;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绰号翻译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令子;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欢;运动事件框架观照下英汉动词翻译的对等与不可译[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9 仇若一;基于中英概念隐喻不对等性的广告翻译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袁黎;汉语文化特色表达英译的框架语义视角[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暨荣;论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压缩和解压[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3期

2 李平;从认知心理学看翻译理论的意义[J];中国科技翻译;1999年01期

3 吕航;关于建立翻译心理学的构想[J];外语研究;2000年03期

4 刘浩;;2006-2011二语习得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3期

5 郑群;从关联理论看理工科翻译教学的认知取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1期

6 陶文好,陈明瑶;从几个方位介词看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4期

7 谭业升;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2期

8 毛忠明;翻译变形的心理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9 丁树德;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10 徐莉娜;翻译的形象思维过程探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霞;;英语和母语在阅读中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J];品牌(理论月刊);2010年11期

2 李喜珍;;认知体系差异对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罗婷;;不同文化及认知体系对外语阅读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5期

4 王丽娜;;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和认知体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孙洪春;;文化导向与认知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传彬;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J];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邢莉娜;魏金龙;;英语和汉语阅读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豆晓莉;;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9 魏军;;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因素与认知体系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2期

10 ; 完善你的性格[J];科学大观园;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云萍 实习生 董姣;全省推广我市少先队员思想道德认知体系建设经验[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雷颐;再谈五四的启蒙意义[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博闻;基于认知体系下大学生风险管理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1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1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