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本文关键词:语法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出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相关语言现象,系统功能语言学做出了比较系统的描写和解读。针对现有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如对相关现象的理解缺乏认知解释,对相关现象的交际功能存在误读等等),本研究拟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基于语言形式与关联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假定,从认知语用学视角时动态语境中语法隐喻的使用重新做出解读,指出语法隐喻性表达方式与对应的非语法隐喻性表达方式在明示方式方面存在语用差异,是一种独特的获取最佳关联的认知语用方式,具有不同于后者所引发的认知语境效果。
[Abstract]:Grammatical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phenomenon of languag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ade a systematic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iming at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perspective (such as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cognitive explanation,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so on), the study in associ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assumes that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form and relevance based on the 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the us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dynamic context to make read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non grammatical metaphor of style and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pragmatic differences in ways of expression express grammatical metaphor, is a unique access the optimal relevance of the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way, ha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ext caused by the latter.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i-引亩在下列各例中,(lb)涉及词汇隐喻(主要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2b)-(5b)涉及语法隐喻:(1) a.Janet is a sociable girl.b.Janet is a butterfly.(2) a.The police investigated the matter.b.The polic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tter.(3) a.The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波;;语法隐喻的认知识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王懿;;语气隐喻及其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林正军;王克非;;跨语言语法隐喻探讨[J];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4 刘国辉;余渭深;;英语名词化的“功过”论辩及其在语篇运用中的量化考察[J];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5 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6 侯建波;;语法隐喻:新解与反思[J];外语教学;2008年05期
7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8 朱永生!200433,严世清!215006;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9 金娜娜,陈自力;语法隐喻的认知效果[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10 常晨光;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懿;陈正发;;语气隐喻及其在政治语篇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陆彦;;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转换——《曾达的囚徒》英译汉浅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葛红,李加强;隐喻理论综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聪;;科技语篇的隐喻思维——以研究地学论文中的名词化现象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侯文娟;;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俞琳;闫开红;;从语法隐喻新视觉探析《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徐托;;“it is (was)…that…”句式的功能语法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方义桂;;英语语篇隐喻体现形式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黄琪;;英语专业学生口笔语的语法隐喻视角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腾宇;;论英语名词的强势与翻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韦忠生;;英语拟人句英译汉探微[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林芳;;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科技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淑娥;;论语气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官晓勤;;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裴振霞;;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的语法隐喻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林雄奇;;Halliday语法隐喻的诗性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庞淼;;语法隐喻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普映山;黎政;何瑞清;臧国宝;于燕华;张小波;;海洋文化翻译语境分类研究[A];当代外语(第一辑)[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毛凡宇;语法隐喻的认知与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周静;基于危机传播语料的概念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孙瑶;系统功能语法与俄语语篇连贯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小飒;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的英语动词名词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洋;从功能语法角度探讨商务英语致歉信人际意义[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莹;美国公共政治演说中的隐喻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黎f;立法语篇权力关系研究:批评性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黎明;中英文经济新闻语篇语法隐喻对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尚旭;英语商业社论的人际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邱珍;新闻文体中语境功能标记性主位的特点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9 彭莉;话语中情态的语域制约[D];东华大学;2011年
10 王晓英;广告英语语言中语法隐喻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万俊;;名词化与语法隐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戴建东;现代英语中名词+名词+名词的组合[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王海;;如何识别英文报刊的目标读者[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邬敏辰,李江华,邬显章;碱性脂肪酶的发酵及提取工艺[J];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何伟;;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宗福常;英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探讨─—兼评《英语语法大全》中的有关论述[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周先成;;广告英语语法隐喻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岩;;科技语篇中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严世清;论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J];外语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海琦;浅谈发生认识论与语法隐喻的思维基础[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2 丛迎旭;语法隐喻的确定和一致性标准[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3期
3 贾莉,陈建生;英语请求语的语法隐喻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郑静;语法隐喻刍议[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5 常晨光;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6 宁志敏;;语法隐喻在报刊英语中的语篇作用[J];英语研究;2005年01期
7 管振彬;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郑小燕;;浅论语法隐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李模琴;;英语概念语法隐喻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贾军;语法隐喻在科技语言中的语篇功能[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彭昌柳;;英汉人际语法隐喻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林芳;;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科技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宇;;浅析用英语颜色词表达的情感现象中的语法隐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官晓勤;;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瑞球;;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毛凡宇;语法隐喻的认知与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刘承宇;语法隐喻的功能—认知文体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高明强;新闻报导中语法隐喻的系统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启翔;关联理论视角下对语法隐喻的理解[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郭峰;英汉政治类演讲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伟丽;论语篇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何俊芳;语法隐喻的认知阐释[D];西北大学;2006年
5 梁冬莹;美国新闻报纸评论专栏的语法隐喻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李文凤;语法隐喻与视点[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管小繁;语法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余晓曼;英语社论语类中人际语法隐喻现象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张志祥;政治辩论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功能分析[D];扬州大学;2006年
10 谢翠平;语法隐喻的语义发生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0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8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