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学视域内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本文关键词: 翻译研究 确定性 不确定性 相互构成 出处:《外语研究》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站在翻译研究的立场上,从不确定性这个概念出发,探讨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或者相互替代,而是相互构成:二者互相构成对方的必要组成部分。文章进一步从阐释学、历时性研究和语言文化基础三个角度探讨了在不确定性中存在的一些稳定要素及其对译学研究带来的启示。
[Abstract]:From the standpoi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from the concept of uncertainty, and conclud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an opposites or a substitute for one or the other. Instead, they constitute each other: they form an essential part of each other. The article goes further from hermeneu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chronic research and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stable elements in uncertaint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而由于解构主义的出现,意义不确定性的观点逐渐在译学界占了上风。那么确定性是否已无从谈起?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是不确定性中相对稳定的要素?这些问题影响着译学研究中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对于可译性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选民,李学宁;“雅”之争·“雅”与“信”·“雅”的功能[J];福建外语;1998年03期
2 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许渊冲;;翻译的标准[J];中国翻译;1981年01期
4 劳陇;;“雅”义新释[J];中国翻译;1983年10期
5 陈永国;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6 李运兴;;论翻译语境[J];中国翻译;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卜师霞;;《诗经·载驰》诗意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尚永亮;;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弃子逐臣之作——《小弁》作者及本事平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鹏飞;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黄先进;深刻领会《基本要求》,扎实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刘小双;;《诗经·周南·卷耳》接受史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罗巍;;浅论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维波;;“少数民族”一词英译探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戈;任志起;;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缺失与及改进[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声滔;;从英汉句法差异看并列法翻译英语定语从句[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琳;;习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金德;;浅谈汉译英中的重复指称及其处理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黎;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晓泳;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学;2009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沈纯洁;论文化的可译性《红楼梦》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宓庆;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任务——为杨自俭编著之《翻译新论》而作[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2 季羡林;;《成语源流大辞典》序[J];中国语文;2003年05期
3 林克难;增亦翻译,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J];中国翻译;2005年03期
4 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J];中国翻译;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洪;;翻译:文本意义的增值范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胡翠萍;;翻译中源语文本有无始源性和稳定性问题初探——评《解构主义与翻译》[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杨一秋;孟珊;;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影响的得与失[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周晓梅;;翻译研究的“解构”之后[J];外语研究;2006年06期
5 王艳红;;语言学视角下翻译中的语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6 王艳红;;语言学视角下翻译中的语境[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贾和平;;试论解构主义翻译观[J];职教研究;2010年02期
8 刘雪芹;;句法不确定性与诗词翻译——以红楼梦柳絮词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峰;马琰;;批评性解读改写理论[J];外语研究;2008年05期
10 陆刚;;巴斯奈特理论与翻译中文化等值的不确定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恩东;井元伟;张嗣瀛;;不确定非线性组合系统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鲁棒控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蓓云;周辉;陈向跃;毛从光;;用Bootstrap方法求取电磁脉冲损伤函数[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美玉;刘玉忠;;具有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反馈镇定[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俞新尧;陈宗基;;鲁棒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黄德才;赵克勤;钱能;;描述和处理系统不确定量的一种新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洪奕光;秦化淑;;力学系统的鲁棒控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费敏锐;郎文鹏;陈伯时;;工业炉窑用智能控制方法进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8 刘闯;刘西拉;;结构体系可靠性计算精度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9 孟红霞;贾英民;;一类非线性延迟不确定系统的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吕建伟;施文杰;;基于粗糙集的舰船研制方案效费分析研究[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密切关注不确定性 相机抉择从紧政策[N];金融时报;2007年
2 霍侃;七项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N];商务时报;2008年
3 吕航;英国货币政策给英镑带来不确定性[N];金融时报;2005年
4 金吾伦;复杂性思维的特征[N];学习时报;2005年
5 崔吕萍;宝硕大股东祭出清欠预案[N];北京商报;2006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牛犁;次贷危机增加国际油市不确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林U,
本文编号:147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7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