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汉语方言第三人称代词类型特征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层次
本文关键词: 山西 陕西 黄河 第三人称代词 类推牵引 出处:《中国语文》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南段人称代词"他"读上声与"我"、"你"同调,存在类推牵引关系。中段"他"读阴平与"我"、"你"不同调,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北段阴平与上声单字调合流,"他"与"我"、"你"也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存在类推牵引关系的南段地区属中原官话。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的中段、北段地区属晋语。本文依据近代文献及跨语言比较的资料,分析沿河地区第三人称代词的历史层次。
[Abstract]:The personal pronouns "he" and "I" and "you"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xi and Shaanxi have the same tone as "I" and "you", and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logy and traction. In the middle section, "he" reads Yinping and "I" and "you" in different tones. There is no analogy traction relationship. The north section Yin Ping and the voice of the single word flow, "he" and "I". "you" also does not exist the analogy traction relationship.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area with the analogy traction relationship belongs to the Central Plains Mandarin. There is no analogy trac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middle part.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region belongs to Jin dialect. Based on the modern literature and cross-language comparis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level of the third person pronouns along the riv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引论1.1分布本文论及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23个县市的汉语方言,山西境内有13个,陕西境内有10个。参看下文第三人称代词“他”声调类型分布图。黄河北段4点:东侧保德河曲(山西)西侧府谷神木(陕西)黄河中段13点:东侧吉县大宁永和石楼柳林临县兴县(山西)西侧宜川延长延川清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2 张惠英;;“兀底、兀那”考[J];方言;1993年04期
3 唐正大;关中方言第三人称指称形式的类型学研究[J];方言;2005年02期
4 史秀菊;;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现形式[J];方言;2010年04期
5 汪化云;;省略构成的人称代词复数标记[J];方言;2011年01期
6 王临惠;;秦晋沿黄河方言声调的演变及其自然人文背景[J];方言;2011年03期
7 邢向东;;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柯西钢;白河方言声调略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4 周政;;陕南方言的标准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陈荣泽;;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吕延;;怀宁方言的归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丞;;试论空间位移事件的表达——以安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霍文艳;;安阳方言语音系统的初步调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滢;曹文;;大连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周腊生;;从元曲语词的使用看《水浒》的作者与成书年代[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天改;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瑶;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8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鲍士雪;淮南方言形容词词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董业明;枣庄方言实词构词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韩瑜;渭南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建华;子洲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2 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2期
3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4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04期
5 张惠英;广州方言词考释[J];方言;1990年02期
6 罗杰瑞;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J];方言;1990年04期
7 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概要[J];方言;2002年03期
8 王临惠;张维佳;;论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归属[J];方言;2005年04期
9 沈明;;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4期
10 沈明;;晋语五台片入声调的演变[J];方言;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吴若峰;;忻州的边地怀想[J];旅游;2007年12期
2 张晓晨;糯糯;;老牛湾:魂灵飘渺身安好?[J];建筑与文化;2011年02期
3 本刊编辑部;;黄河边上的印象山西[J];旅游;2007年12期
4 曹力民;;黄河碛口[J];山西老年;2008年10期
5 常崇信;;乾坤湾[J];陕西水利;2010年05期
6 程政;;我在河东,你在河西(外一篇)[J];雪莲;2005年01期
7 韩振远;陈广录;;吴王渡:渡不尽的黄河沧桑[J];中华遗产;2008年08期
8 乔盛;;吕梁红坚石[J];雨花;1999年11期
9 阮章竞;;秋风楼渡口[J];诗刊;1980年06期
10 ;创新与发展——黄河京都永远不懈的追求[J];山西青年(新晋商);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三晋文化研究要在颂扬山西方面做更多的贡献——王大任顾问在三晋文化研究会各地市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2 王大任;;三晋文化研究要在颂扬山西方面做更多的贡献[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3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代表名单[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4 霍永刚;;中部视野中山西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杨静娴;曹爱萍;李合欣;张怀德;;山西省出生缺陷与空气污染某些关系的初步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纪要[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7 王雷平;;初绘宏图——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山西党组织[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王占和;何勇;田建保;刘丽;韩凤;;山西省扁桃育种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咏梅;;山西夏季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预测与公共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任茂棠;;关于山西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内容和核心问题的思考[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临山 王锦翠;山西移动与黄河台携手开展数字多媒体[N];山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丽英 张春亮;山西推出10个交通招商项目[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晓华;山西视野:我们的优势还有很多[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4 黄存;母亲河孕育新希望[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记者 李春耕 王玉宾;王亮唱晶双人10米跳台夺冠[N];山西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秦晶;让山西醋饮料香溢四海[N];发展导报;2005年
7 记者 杨丽英 张春亮;第一季度山西工业品出厂价上涨2%[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郭思;山西“迎奥运万里行”已超万公里[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驻山西记者 张运科;山西福龙水泥公司两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奠基开工[N];中国建材报;2008年
10 吴秋红;陕西吴堡发现160亿立方米特大气田[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松玲;陕西农业资源开发潜力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张晓;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颜世强;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刘家宏;黄河数字流域模型[D];清华大学;2005年
9 瞿大风;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D];南开大学;2003年
10 苏青;河流水权和黄河取水权市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黄河晋陕段沿岸历史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宏义;渭南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军民;陕西区域发展与城市布局合理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5 李钒;陕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城镇贫困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杜成印;陕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茹;影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8 徐彦;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常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晋京串;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2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7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