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近百年来社会文化影响下的报刊语言变迁

发布时间:2018-01-29 07:44

  本文关键词: 社会文化 报刊语言 变化 关系 出处:《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探讨"五四"运动以来,在社会文化影响下的报刊语言的变化及特点,将报刊语言的发展划分为新文化语言、泛政治化语言、返朴归真的语言、动态的大众化语言等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文化与报刊语言的关系,认为他们是两者发展中的交互推进者,具有变化的同步性、同一性和同构性的特点,都不断地追求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spaper langu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ulture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spaper language into new cultural language, pan-politicized language and return to plain langu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ulture and 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y are the interactive promoters of their development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ing synchron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ntity and isomorphism are constantly pursu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discourse to public discours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语言的冲击与影响”(G07N407069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19.29;H109.3
【正文快照】: 报刊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媒介。陈原先生指出,人们可以“一方面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来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1]社会文化生活内容在言语方式、语言结构体系上总有集中的体现。汉语发展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松青;三·三式口语教学法探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4 张鲁宁;从文化、语用学、模糊语言理论看汉语社会称谓语[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高宪礼;从语用失误看外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1期

6 辜同清;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辜同清;;委婉语社会语言学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吴钦敏;;理性看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衰、发展和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9 李朝虹;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新探[J];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10 刘小云;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变革[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道刚;思想的自由与约束[D];山东大学;2005年

6 郭富强;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8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10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江源;言语理解的认知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e,

本文编号:1472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72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1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