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网络游戏《仙剑奇侠传三》中传统文化的多模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9 11:45

  本文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 听觉语法 《仙剑奇侠传三》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休闲娱乐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电脑游戏也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中最为流行的一个部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仙剑奇侠传》系列则是中国游戏史上至今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开创了国产网络游戏的发展之路,同时也奠定了之后十年国产网络游戏的模式和发展方向(李新科,2006)。如何利用国产网络游戏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中国游戏产业面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理论悄然兴起。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网络游戏作为计算机技术和传统娱乐活动的结合物,是集音频、视频、三维立体动画等多种模态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通过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仙剑奇侠传三》中的实际运用,将有助于类似国产网络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的语料是《仙剑奇侠传三》正式版,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模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和vanLeeuwen的“听觉语法”,从诗词,服装,背景音乐三种符号模态解读《仙剑奇侠传三》,并借以探讨三种不同模态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和语料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本文尝试证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解读网络游戏《仙 剑奇侠传三》,同时也希望展现多种符号模态是如何具体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对《仙剑奇侠传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将网络游戏纳入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范畴,丰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同时,也为网络游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游戏设计视角,有利于开发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作品,促进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digital age. Computer games have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part of people'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China's online games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Chinese Paladin series is the pinnacle of Chinese game history. The Chinese Paladin serie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open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online gam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stablishes the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mestic online games in the following ten years (Li Xinke / 2006). How to use domestic online games to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valu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a's game industry in front of. In 1990s,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which is based o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emerged quietly. Multimodal discourse refers to the use of auditory, visual, tactile and other senses through language. Image, sound, action and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symbol resources phenomenon. As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online games is a collection of audio and vide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Paladin III through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Will help similar to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online games. The corpus of this study is the official version of Chinese Paladin III, which includes several modes, such as language, text, image and sound.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mbine Kress and vanLeeuwen's "Visual Grammar" and vanLeeuwen's "auditory Grammar" from poetry to clothing.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symbolic modes of background Music: Chinese Paladin III.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three different modes embody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corpus analy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e that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online games. At the same time, I hope to show how the various symbolic modes embody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Paladin III". Bringing online games into the field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enriche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ovides a variety of game design perspectives for online game industry practitioners. It is beneficial to develop the game works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online game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鳕;;背着石头去上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9年10期

2 谢鳕;;背石头上学[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09年11期

3 邓菁;;浅析游戏女性角色服饰设计[J];艺苑;2009年07期

4 川贝;;幻游天下[J];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2010年03期

5 谢必胜;;三国杀:从桌游到网游[J];商业故事;2010年04期

6 徐世丕;全球文化产业大扫描(之四)[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01期

7 李丰格;网络中的魔鬼[J];故事大王;2004年11期

8 刘国柱;;流行词“PK”分析[J];修辞学习;2006年02期

9 俊杰;;狂人亿万富翁朱骏[J];企业文化;2007年04期

10 韩伟;;区分责任:当前青少年发展与网吧、网络游戏管理的途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盈昊;程乐华;;游戏丧失启动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从恐惧管理考查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的深层动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俞卫锋;;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和实践[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建文;黄顺;龚茜;;赣南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应对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红斌;赵学英;赵青英;;论网络游戏中的变相赌博行为及其危害[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5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陈丽文;程乐华;;宗教信仰和网络游戏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姚挺;;中国网游“游”向何方?——娱教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游戏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曹树金;卢泰宏;;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盈昊;程乐华;;游戏丧失启动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寿步步;;I.网络游戏虚拟物财产权问题[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教育和游戏之间能否找到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大学生记者 团丁雷;让网络游戏“可持续发展”[N];大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汪小意;剑走偏锋——网络游戏变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2006网游新趋势[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廖文根;网络游戏路在何方[N];人民日报;2004年

6 记者 陈炳欣/北京;网游转型今年启动[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黄薇;完美时空频频获奖 精品网游再掀原创风潮[N];通信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陶映荃;外挂:网络游戏遭遇无情“杀手”[N];工人日报;2003年

9 刘宜;网络游戏免费晚餐该收钱了[N];华夏时报;2003年

10 刘宜;国产网络游戏集体出击[N];华夏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s跑

本文编号:1473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73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