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代语言学思想(1865~1965)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 法国语言学思想 中国现代语言学 西学东渐 语言学史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从学科史角度,运用语言学史的研究方法,将法国语言学放在广阔的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与法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中,通过深入挖掘和剖析历史文本,系统梳理和总结了1865~1965年间法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思想,介绍此时期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国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综述现有研究文献,提出具体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法国现代语言学创立的历史背景,概述1865~1965年问法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建制,探讨索绪尔对法国语言学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归纳法国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及其成就,总结贯穿法国语言学百年历史的四种思想,考查房德里耶斯《语言》如何体现这些思想。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法国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第五章通过五个个案,分析法国语言学思想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第六章概述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各领域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的特点。第七章为结论,对法国语言学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作整体评价,分析本研究的不足,指出日后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法国语言学(1865~1965)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西方传统: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法国的发展晚了五十余年,但法国很快跟进,并在研究材料和理论上都有突破;在梅耶的领导下,法国语言学一方面坚持研究语言演变的历史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语言社会性的研究,普通语言学、方言学、地理语言学等学科都具有明显法国特色;随着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于法国出现了“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转向”,语言问题成了解决哲学问题的途径。百年间法国语言学(1865-1965),群星璀璨,成果卓著,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法国语言学思想通过中国学者留学法国和法国语言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对中国语言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学者的语言学著作中频繁引用法国语言学著作的内容和观点,以及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回国后开展的各种语言学研究活动。 本研究有两大创新。首先,本文首次对法国语言学思想(1865~1965)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学科史的角度理清了法国语言学思想发展脉络,对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史,促进我国西方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本文系统地考查了中国语言学家如何接受法国语言学思想并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加以运用和发展。这样的研究尚属首次。对这段历史加以梳理和考查,厘清中国的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如何接受并把法国的语言学思想运用到汉语语言学理论,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中来,这一过程中又有哪些创新和得失,对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和提高中国语言学理论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有助于还原“西学东渐”时期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原貌,为叙述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提供佐证。 本研究可以增进对法国语言学思想的了解,弥补国内对法国语言学认识的不足,从而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史,打破国内关于外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单一局面,有利于引进多样化的研究理念、视角和方法,对本国语言学研究进行有益补充。同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法国语言学思想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语言学又有那些具体影响,从而客观评述这一“影响和接受”过程的是非得失。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江玲;;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0期
2 陈春珠;;从索绪尔到法国结构主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汪宗虎;邓恩明;;巴利(Charles Bally,1865—1947)[J];当代语言学;1979年04期
4 郑敏;浅谈语言学研究的演进——《语言学简史》和《语言学史概要》读书笔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5 聂志平;;论语言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区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闫小斌;;历史比较语言学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姚大志;论索绪尔语言学中作为假设的语言[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郭t@峰;;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四个比喻看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9 刘辉;;方法论视域中的索绪尔语言观——索绪尔思想系列研究之一[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2期
10 林宁;;巴意[J];当代语言学;196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德龙;顾世民;;索绪尔的语言价值体系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滕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思益;;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廖光蓉;;词族的框架属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赵晓伟;;语言符号任意性之我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少红;;发展中的王希杰的语言观[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晗蕾;;中西零度偏离理论比较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岑运强;;论言语的语言学[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10 熊学亮;;论所指的能指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榕培;面对巨人的肩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2 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王希杰;索绪尔今天之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王希杰;索绪尔研究的重大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王为民;索绪尔生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高山杉;“学术女超人”原来是“书皮党人”[N];东方早报;2010年
7 裴文;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的时空观[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陈学广;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历史还原和系统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陈众议;学海捞珍[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李开 南京大学中文系;说“言”道“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满福;法国现代语言学思想(1865~1965)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3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8 程悦;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D];同济大学;2006年
9 金华;俄语句义层次的语言符号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志;论索绪尔对西方文论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2 刘辉;索绪尔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许俊义;从符号学角度看现代广告的意义生产[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雯;语言符合任意性原则及其在辞格实证分析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曲志宝;比较与对比:《马氏文通》方法论再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祥云;任意性与象似性:继承与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蔡灿煌;从语言的理据看术语翻译的三种方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吕正兵;拉康的交流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郑一舟;走在结构的边缘岔道上:秩序与冒险的永恒斗争[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柴慧芳;作为符号的象征[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1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8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