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生态翻译学理论关照下的口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3 14:34

  本文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交际学 译论 相互作用机制 释意理论 译语读者 口译过程 口译研究 口译人才 规律应用  出处:《知识文库》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翻译学的领域当中,口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对于口译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过去的研究当中,在交际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涉及。生态翻译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跨学科译论,其方法、思路、视野等,对于口译模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生态翻译学理论关照下的口译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口译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翻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其中融合了翻译学、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study of interpreting mod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depth. Cultural anthropology, sociolog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are involved. Ecological trans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theory, its methods, ideas, vision and so on.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mo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mod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under the car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interpretation, ecological transl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which combines translation studies.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在翻译学的领域当中,口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对于口译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过去的研究当中,在交际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涉及。生态翻译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跨学科译论,其方法、思路、视野等,对于口译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玫;论东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体系特征——从文化人类学方法论谈起[J];理论界;2005年04期

2 张凌浩;;基于文化人类学观点的设计研究[J];装饰;2006年06期

3 喻仲文;;艺术的诗性本质的文化人类学阐释——兼对当代艺术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6年06期

4 倪丽;;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影像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5 K·F·奥特拜因,章智源 ,张敦安;文化人类学概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郑凡;“文化”猜想录[J];哲学研究;1986年05期

7 A.库珀 ,文平;文化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8 ;小说与文化人类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

9 吴琦幸;;再论文化人类学与训诂学[J];学习与探索;1988年05期

10 吴其南;;儿童文学的文化人类学透视[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陆焱;;德江“过关”傩仪式的文化人类学阐释[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纳日碧力戈;;21世纪:实践的社会文化人类学[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仪平策;;走近审美文化人类学[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4 哈宝信;;多元文化与上海的都市化[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王德敏;;另一种视角:精神文明动态过程的文化人类学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6 ;刊首语[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7 ;刊首语[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8 陇菲;;新体新用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9 刘怀荣;;赋法思维的发生学研究[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与艺术行为[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王卓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十载书缘:时代、学科与译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邴正;从文化哲学到文化人类学[N];光明日报;2010年

4 实建;聚落、乡土建筑与文化人类学[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何星亮;简析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杜浩;娱乐化的“传人”说不可取[N];太原日报;2013年

8 蔡俊生;也谈文化学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何星亮;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从文化人类学看旅游新风尚[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伟;论法律文化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洪浩瀚;在上海当“麦工”一种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与洞见[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吉;钱锺书与文化人类学[D];苏州大学;2013年

4 王曼曼;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街拍”服务开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张静;文化人类学资料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2年

6 程捷音;抉发人类文化的本质[D];苏州大学;2007年

7 黄晓;“抓周”仪式的文化解读[D];安徽大学;2012年

8 史轩;日本传统园林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傅金洁;演戏酬神[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喻海伦;福州义序半田村民间信仰文化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7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87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