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冥通记》注释献疑
本文关键词: 《周氏冥通记》 注释 献疑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六朝口语的特色,在某些语词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Abstract]:"Zhou Ming Tong Ji"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for the study of Taoism in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has a high literature value. In January 2010, published by Qilu Book Society of Japan, Maku Bangfu, Yoshikawa Zhongfu editor. Liu Xiongfeng's translation of "Zhou's Ming Tong Ji" (translation of notes), comprehensive use of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Zhou's Ming Tong Ji" made a precise and meticulous points and notes. It is the best annotated book of Zhou Ming Tong at presen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Chinese in six dynast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some word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道经词汇研究”(12YJC740073)的成果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太平经》词汇研究”(IFW12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南朝梁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基本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日)麦谷邦 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齐鲁书社,2010年)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译本。笔者拜读数过,发现其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云路;《太平经》语词诠释[J];语言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新;;安康方言的南北融合现象——汉语语音演变的方言证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2 张德新;;陕西汉阴蒲溪方言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刘哲;;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陈慧娟;;河南安阳方言中的语气词“不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葛佳才;;《太平经》副词拾诂[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6 陈波;;当代语境下色彩词语的文化解读[J];长城;2011年08期
7 王娟;;试析“隘”、“狭”、“窄”的历时演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邢永革;;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看宋元时期南北方言的交融与渗透[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9 周志锋;;明清吴语词汇的全景展示——评《明清吴语词典》[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10 崔山佳;;“按揭”是外来词吗?[J];辞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洪学;湖南安仁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彭建国;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孟万春;商洛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美庄;《全宋文》江浙文人用楙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杨桂芬;《太平经》范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吕昭君;山西交城方言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作佳;现代汉语协同副词的选择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娟;湖南双峰方言否定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亓恒娜;《现代汉语词典》佛源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笑舒;大连方言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焦甜甜;四川、两湖、江西地区唐五代诗歌用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益宇;四川方言特征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祖国;;《周氏冥通记》注释商兑[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2 丁士虎;;郭编《古代汉语》若干注释献疑[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尹洁;;《孟子》“比化者”献疑[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4 刘金荣;;《左传》注释献疑[J];古汉语研究;2009年03期
5 周掌胜;;《敦煌变文校注》献疑[J];语言科学;2007年02期
6 李衡眉;;《管子通解》注释献疑[J];管子学刊;1993年04期
7 陆林华;;《木兰诗》注释献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3期
8 荆贵生;;《报刘一丈书》注释与标点献疑[J];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08期
9 李建永;《中山狼传》中的“毛宝放龟”献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10 王晓平;;上野本《注千字文》与敦煌本《注千字文》[J];敦煌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一平;;关于茶叶药用先于饮用说献疑[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2 丁玉波;;对《大学语文》中几处注释的辨疑[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登脉;;《大医精诚》校读札记[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贾成祥;;“涂地”与“涂炭”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沈澍农;;《小品方》残卷翻字与注释献疑[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沙涛;沙恒玉;许纪超;;《黄帝内经》中省略的学术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易会文;;科技论文规范化时容易忽视的问题[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淑娟;;浅谈翻译中的注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吕红梅;姚梅林;杜煜e,
本文编号:1487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8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