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外汉语学习教材的《聊斋志异》
本文关键词: 禧在明 《聊斋志异》 《中文学习指南》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英国汉学家禧在明在他编著的汉语学习教材《中文学习指南》中选入了13篇《聊斋志异》故事作为课文,并将他们译为了白话文和英语。入选的《聊斋志异》故事主题基本上同基督教所宣扬的教义相吻合。为了使教材易于为汉语学习者所接受,禧在明采取了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对原文作了改编。该教材在中文学习者中影响广泛,为《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Abstract]:British Sinologist Xi Ming selected 13 stories of Liaozhai as texts in his textbook for Chinese Learning, A Guide to Chinese Learning. And they were translated into vernacular and English. The theme of the selected story of Liaozhai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eachings preached by Christianity. In order to make the textbook acceptable to Chinese learners, Xi adapted the original text by means of addition and deletion. The textbook has a wide influence among Chinese learners and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Liaozhai Zhi Yi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YY008)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0B705)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WLH35)部分成果
【分类号】:I207.419;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宗平;北京话里的特殊量词[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耿军;;早期传教士的汉语语音学习[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林彬晖;;《践约传》对《西厢记》的改编及其文化意义——兼论清末西人所编汉语教科书的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姚永铭;;同形词与汉语词汇史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5 党静鹏;;《语言自迩集》的词汇学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钟明立;;汉字读音探源(三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无未,岳辉;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中的“变调”符号问题[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8 孟柱亿;《中国北方口语语法研究》在语法学上的意义[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9 陈珊珊;;《语言自迩集》对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云龙;;《语言自迩集》的文化接受、干预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旭;河北省中部南部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栗叶;罗伯聃与《华英说部撮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丽靖;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杨颖虹;《时文研究支那新闻の读み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冯爱军;确山方言动态助词“了”及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文灿;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与现代口语课本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伟杰;“威妥玛式”拼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潘伟斌;乔治·蓝宁《汉语学习简易教程》(《Easy steps in Chinese studies》)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明;《聊斋志异》梦释[J];蒲松龄研究;1994年01期
2 周锡山;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J];蒲松龄研究;1995年01期
3 程美秀;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士人从商[J];蒲松龄研究;1996年01期
4 程显平;《聊斋志异》艺术风格管见——从语言视角的观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何梅琴;儆戒愚顽 劝善惩恶──《聊斋志异》中的民俗描写[J];天中学刊;1998年04期
6 刘新生;《聊斋志异》的悲剧精神[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杨海波;论《聊斋志异》形象塑造的时代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1期
8 连波;《聊斋志异》中的诗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9 种扬;笔记·《聊斋志异》·微型小说[J];内蒙古电大学刊;1989年01期
10 杨义;《聊斋志异》的叙事特征[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胡德香;曾Zs颖;;从意识形态视角看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由“玄幻小说”引发的一点联想[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何金铭;;好故事与好语言——严野、李宁《辐射冲击波》序[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舒耘华;;古典小说中的物化现象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周锡山;;《水浒传》的神秘主义描写述评[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真如;话说人生之“气”[N];湖北日报;2011年
2 翁秀美;痴心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吕启祥;从“聊斋”到“红楼”[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李西宁;《聊斋志异》手稿闯关东传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韩致中;蒲松龄和湖北人物传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陈艰;文学作品——语言的“虚拟现实”[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朱一玄;凸现清代小说研究的12个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阎连科;“神实主义”:抵达被真实掩盖的真实[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殷建忠;名著还须这般读[N];解放军报;2001年
10 韩士奇;名著译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运鲁;《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宋华伟;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玉洪;中国文言小说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瑾;《夷坚志》新论[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玉超;明清科举与小说[D];扬州大学;2010年
9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扬;胡适与古典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德云;论花妖形象在《聊斋志异》中的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丽婷;《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范书真;《聊斋志异》婚恋故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文翔;《聊斋志异》酒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琳;《聊斋志异》中的涉梦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书慧;论《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永泉;《聊斋志异》稿本铸本青本之间的差异[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学艳;清代《聊斋志异》评点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9 廖云前;《聊斋志异》中的商人世界[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芳;《聊斋志异》中花妖世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5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0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