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时”类词的功能分化及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 “X时” 顿时 霎时 暂时 一时 及时 准时 三个平面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X时”类的时间词都是与时间有关的词语。有关“X时”类词的研究大多是对某一个词的多角度进行考察,或两个词性相同的词进行对比研究,而没有对“X时”类的时间词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探索。所以,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X时”类时间词为轴,将其分时间副词、时间名词和表示时间的形容词等三个类别,从三个平面理论来对“X时”类词进行多角度的个案分析和比较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就“X时”类词的功能分化情况作出了探索。由于符合“X时”形式的词比较多,因此本章重点从考察个别来探索“X时”类词的功能分化问题,分成时间副词、时间名词、表示时间的形容词等三个部分,其中时间副词以“顿时”为例,时间名词以“一时”为例,表示时间的形容词以“及时”为例,分别研究它们在词汇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功能分化,并且从组块的心理模式、类推作用、语义的泛化与融合、隐喻和转喻等来分析“X时”类词的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第二部分主要对时间副词“顿时”和“霎时”进行句法和语义的考察。句法部分主要对“顿时”和“霎时”的句法位置、连接的VP成分、对否定句式的选择、共现以及与其他副词的连用情况进行描写分析的。从语义平面来看,“顿时”和“霎时”除了词典中的基本意义之外,还具有短时性、突然性、变化性。但是,它们共性之中又存在个性,“顿时”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霎时”具有客观性。第三部分对时间名词“暂时”和“一时”进行了考察。“暂时”和“一时”在对形容词的选择、语法意义、篇章连接功能和预设等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各有特色。第四部分主要从句法性质、语义表现、语用价值等三个平面来对“及时”和“准时”进行分析。“及时”和“准时”都能被程度副词“更”、“很”和否定副词“不、没”修饰,并且还可以与其他形容词形成联合短语。“及时”和“准时”都可以与情态动词、“把”字句和“被”字句共现。从这两个词的语义特点来看,“及时”后常接具有发现性意义、突发性意义、思考性意义和告知性意义的动词,而“准时”后常接具有起始性意义的动词。在语体方面,“及时”常用于书卷语体,具有适宜性。而“准时”多出现于口语语体,具有时点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 X - time " ,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un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word " X " , and divides it into three parts : " time " and " instant " . From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two words , " timely " is often followed by a verb with a discovery meaning , a sudden meaning , a speculative meaning and a telling significance , and " on time " is often followed by a verb with an initial meaning . In the aspect of the corpus , " timely " is often used in the corpus of the book , which has the appropriateness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顺军;;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马上”的演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阿依克孜·卡德尔;;汉维语时间名词对比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3 刘勇;;从“刚才”和“方才”浅谈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的区别[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陈夏瑾;;“顿时”与“马上”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5 李卫中;“由”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6 游汝杰;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7 李向农;论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的功能类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8 王蕊;“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周静;“甚至”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语法化历程[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葛文杰,张静;“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上海话时间名词词缀及构词特点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俊宏;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3 王宇培;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常”与“往往”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睿;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李亚;敦煌变文中的时间副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于丽丽;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凌云;“是……的”句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8 穆明明;“被”字句语义特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林峰;“暂时类”词的内部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方莉;时间副词“先后”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8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18202.html